论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与古典式摔跤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论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与古典式摔跤的关系

贺乐

贺乐

南京市重竞技运动学校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有许多精华值得学习,当然要有选择地学习,因为当今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所以要从传统体育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蝉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49公斤级跆拳道冠军的吴静钰,在伦敦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她的教练兴奋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功夫太极,吴静钰表示,教练常用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教导她,并把这些精髓和日常训练结合。古典式摔跤“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一招制敌”等都包含许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跆拳道运动上两者的结合获得了成功,中国古典式摔跤同样可以加以借鉴。2014年江苏省第18届省运会,徐州籍古典摔跤男子运动员在前一年的比赛中,没有获得金牌,但在这次省运会,6人进入冠亚军决赛,拿到5块金牌,1块银牌,他们就是在短短的半年训练中,把中国传统体育精髓融入到训练中,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超额完成省运会任务。这些成功的例子都告诉我们要从传统体育中吸收精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关键词:古典摔跤;训练对象;方法

1训练对象与方式方法

1.1训练对象

中国古典式摔跤全体运动员。中国古典式摔跤最好成绩为:盛泽田连续三届奥运会铜牌,从1992年―2000年,他先后参加了第25届巴萨罗那,第26届亚特兰大和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三次摘得古典式摔跤57公斤级铜牌。常永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古典式摔跤74公斤级银牌。李岩岩在2006年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古典式摔跤66公斤级冠军。至今中国古典式摔跤在奥运会历史上仍未获得金牌。

1.2方式方法

训练简单分为三个步骤: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整理部分。

1.2.1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也可称为准备活动部分:通常一堂高质量的训练课,一个好的准备活动能起到传承带动的作用,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调动队员的积极性,让每个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调动快,兴奋快,进入状态快,才能更好的有效的投入接下来的训练中。不论训练还是比赛,调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从每天的训练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来,它需要思想的调动和身体的调动,真正调动起来了,不但可以减少运动员的受伤,还可以高质量的完成训练课内容。其二,结合技术动作的准备活动,让运动员在准备活动时反复有效的做徒手的技术动作(包括双人的技术打入)不仅会达到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同时队员的肌肉记忆也达到很好的效果。不仅仅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也起到了熟练技术的效果。其前提必须是在正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否则错误的技术动作会阻碍队员向高水平运动员发展的步伐。一个充分有效的准备活动不仅仅调动了运动员积极性,同时可以减少运动员在高压对抗中出现伤病的可能性,这就是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1.2.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也是本堂训练课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训练。由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而定。基本部分大致可以分为,技术训练,力量训练,体能训练。

技术训练可分为单个技术(包括站架)、多个技术(包括重点技术)以及变化技术。一个好的站架能攻能守,低头撅屁股的站架不但控制不了对手,而且在对抗中重心不稳容易输分,这也是一种消极的站架,当今的新规则下明文规定,低头、后退、消极、逃避战斗的运动员将会被裁判员判罚输一分。这就是当今新规则对站架的要求,我们要很好的研究吃透新规则,才能把握住裁判员的判罚的尺度,对提高训练水平,打好比赛很有帮助,我们绝大部分队员由于站架不合理,手上太松导致在高压对抗或比赛中低头、撅屁股,所以在对抗或比赛中无法快速有效的控制住对手(古典式摔跤没有贴身控制就没有贴身技术连接,没有贴身连接就没有得分)。我们多数队员经常在领先状态下,不能将胜利保持到最后,被对手反败为胜。还有一些队员在落后情况下不能把被动变主动,将对手反超。还有一种是在僵持状态下打不开僵持局面。这都与自己的站架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我们多数队员低头撅屁股的站架,在拼抢中虽然得到有利把位,但始终无法贴身连接上技术动作,双方角逐了半天,不是让对手解脱了,就是消耗了半天体能,拿对手没办法,连接不了技术动作只能松开以后重新拼抢。因为低头撅屁股的站架只能帮助对方防守自己。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站架相当重要,一个好的站架可以快速有效的控制住对手,从而有效的得分,同时也可以增强运动员控制整场比赛的能力,也是技术训练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古典式摔跤手法的拼抢在技术训练中起到决定作用。俗话说手是两扇门全凭上步近身来赢人。手法排在第一,古典式摔跤主要的四种摔法为:散手摔、拿摔、捧摔、搂抱摔。古典跤的手法把位大致可以分为:抓、拿、捧、连接搬、轰、绕、闪、抱……把这几种主要的手法把位接合自己的站架,自己的身法接合自己的打法以及自己的特点去练就过硬的把位拼抢能力,过硬的控制对手的能力,过硬的贴身连接技术的得分能力,做到只占便宜不吃亏,才能控制住整场比赛。没有把位的拼抢就没有把位的控制,没有把位的控制就没有贴身连接,没有连接就没有得分,所以我们在训练中必须在把位的拼抢,把位的控制以及贴身连接上多下功夫。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有关摔跤技战术的发展规律和新规则的章程以及发展方向,查阅大量的古典式摔跤国内外大型比赛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和中国传统体育相关文献等资料。

2.2实践研究法

结合本人21年来从事专业摔跤的训练比赛经验,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精髓进行实践研究。

3、总结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国古典式摔跤运动队是属于新老接替的状况,目前在国际古典式摔跤队伍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想在接下来的训练,比赛中超越其它高水平国家,必须在训练中苦下功夫。

3.1.2技术是关键,想在接下来的训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把自己的技战术放在首位,我国古典摔跤运动员普遍技术粗,没有过硬的绝招技术动作,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研究,从中找到了答案,并得以验证。比如中国传统功夫--太极中的圆劲的合理使用,这能让我国运动员在短期内形成摔人的绝招技术,并同时解决了我国运动员力量小的问题。必须练就一套看家本领才能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拿出杀手锏,有了“打人”的东西,才能在比赛中获胜。

3.1.3力量是基础,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普遍力量小,没有劲,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把杠铃力量专项力量以及结合技术动作的专项力量、身体的核心力量(速度加力量)练好是必不可少的。

3.1.4体能是保障,每一场比赛必须要有强大的体能作保障,才能做到比赛场上见谁拼谁一拼到底。一场比赛,不拼死路一条,必须把拼放在首位,所以要有强大的体能作保障,比赛比的是训练是强度,训练强度一定远远大于比赛强度,有了这种能量(体能)作支撑,比赛场上才会轻松,才敢于去拼每一个对手。

总结:把体能训练抓好精益求精,给接下来的比赛所需要的体能做好储备,体能是给技术服务的,有技术有力量有体能,做一个全面的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才能在比赛场上见谁拼谁一拼到底,因为好成绩都是拼出来的。现如今,古典式摔跤科学训练的特点与宗旨是苦练必须加巧练,苦练是基础,巧练是关键。拼着去练好每一项,每一组,每一个动作,爱拼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