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经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并发眼底出血的预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经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并发眼底出血的预后分析

唐玖鸿

娄底眼科医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目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采用光动力学疗法(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综合治疗,分析患者出现眼底出血的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例PCV患者经PDT联合抗VEGF治疗出现眼底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一年,调查患者的矫正视力和眼底造影结果。结果:1例患者在治疗后1周-1个月视网膜下出血,2例患者治疗后1周以内出现玻璃体出血,3例患者在第二次治疗后1个月出现视网膜下出血。针对6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5例出血患者的眼底出血大部分被吸收,视力被提高到0.2,1例患者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视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结论:针对PCV患者采用PDT联合抗VEGF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存在一定的眼底出血危险,经过治疗能够适当恢复,其产生原因可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后带来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PCV;PDT;抗VEGF;眼底出血

PCV是一种眼科疾病,属于AMD的一个亚型,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出现脉络膜造影可以看到的息肉以及分枝状血管网病变[1]。针对PCV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PDT联合抗VEGF治疗[2],这种治疗方案临床中证明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出现,最为严重的就是眼底出血[3-4]。本研究针对经PDT联合抗VEGF治疗的PCV患者出现眼底出血的情况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例(6只眼)PCV患者经PDT联合抗VEGF治疗出现眼底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PCV,包括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在45-74岁之间,视力在0.01-0.21之间,病程在5天-3个月之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我院的伦理学标准要求。

1.2方法

经调查确认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没有进行过PDT和抗VEGF方法治疗,医院对患者确诊以后,采用PDT联合抗VEGF治疗方案治疗,具体方法为:治疗前一周事先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剂量定为0.05mL,整个过程在内眼手术室完成,眼后段医师全过程参与,按照内眼手术操作要求进行,手术之前10分钟进行表面麻醉,手术结束后采用眼膏涂眼;PDT治疗采用维替泊芬作为光敏剂,药物剂量定为6mg/m2,手术前30min对患者进行散瞳处理,3次,PDT治疗开始先经肘静脉定时输入光敏剂,注射时间定为15min,注射完成后,采用激光机照射病灶,激光波长689nm,功率600mW/cm2,能量50J/cm2,时间83s,若是病灶不止一个需要分别照射。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48小时以内进行避光。

患者治疗完成后,进行ICGA和FFA检查,若是发现黄斑区仍然有渗漏问题,或是出现了新的病灶,那么则需要进行再次治疗,与第一次治疗的时间应当间隔2个月左右。

1.3评价指标

分析眼底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和治疗后续效果。

2结果

1例患者在治疗后1周-1个月视网膜下出血,2例患者治疗后1周以内出现玻璃体出血,3例患者在第二次治疗后1个月出现视网膜下出血。针对6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5例出血患者的眼底出血大部分被吸收,视力被提高到0.2,1例患者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视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对于PCV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病于亚洲人群中发生的几率更高,我国的医疗工作者应当对该疾病加强关注[5]。针对PCV的治疗,目前临床中多采用PDT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后遗症,因此,有专家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是能够在PDT治疗之前先采用抗VEGF治疗,若是效果不明显或是复发再采用PDT治疗方案[6]。经过PDT联合抗VEGF治疗方案的治疗,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这类并发症可能会出现,一旦产生会对患者造成较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当仔细研究该类并发症[7]。

本次研究中发现,出现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有所恢复,对视力的影响并不严重,但是玻璃体出血患者却没能顺利恢复,进行切割治疗后恢复一定时间,视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分析患者出现视网膜下出血或是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发现可能引发并发症的因素有:PDT治疗本身可能会诱发炎症,也可能诱发缺血性病变,进而导致患者的VEGF因子增多,血管出现异常扩张情况,通透性增大,最终出现破裂出血;皇者采用PDT治疗以后,光化学反应会导致患者病变部分出现血管异常,例如闭塞或是萎缩,从而其他周边的脉络膜血管内的血流量就会相应的增大,若是血管功能并不能满足扩大的血流量,自然会出现压力过大出血现象;PCV患者的病灶部位若是本身比较大,也可能出现出血。分析出可能造成患者眼底出血的原因以后,相关医疗工作者应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更为紧要的诱发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采用对应的预防措施加以预防,尽量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PCV患者采用抗VEGF联合PDT的治疗方案加以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的并发症,相关医疗工作者应当对其加强重视,尽早找出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相应手段。

参考文献:

[1]赵燕,吴建华,严立.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8,26(01):1-4.

[2]王秀英,刘庆淮,帅源露等.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单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效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2):1174-1175.

[3]赵剑,马利波.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26(06):387-390.

[4]郭红林,赵敏,闫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视力预后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8):11637.

[5]崔丽红,张更华,王治骞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03):211-214.

[6]唐中俊,王天宇,彭清.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经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并发眼底出血的预后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02):218-221.

[7]李婷婷,牛彤彤.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