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分阶段护理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分阶段护理的护理体会

沈悦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湖州313000)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328-02

酒精属于精神活性物质,长期大量滥用可以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不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也可以出现情感淡漠、精神退缩、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有研究报道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存在广泛的人格偏离[1]。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是长期过度饮酒所致,是一种难以根治、复发率极高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采取分阶段护理,给予患者正确合理的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精神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共计36例,均为男性,年龄28~62岁,平均(40±6.2)岁,饮酒史10~32年,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表现为因幻觉、妄想导致情绪高涨,猜疑等症状,或伴情绪低落抑郁症状,同时伴有行为紊乱,如胡言乱语、夜间眠差,打人、砸东西等。

1.2临床观察

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不同症状的表现及出现时间,具体见表。

2.症状变化

根据表1结果显示,患者精神症状及戒断症状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入院的1-4天,多表现焦虑不安、行为紊乱、震颤等症状,为急性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关症状基本消失,进入过渡阶段,表现为幻觉、易激惹,行为紊乱等,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预防意外发生;患者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治疗,躯体症状趋于稳定,此期患者多表现为抑郁症状,担心出院后易复饮等。我们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针对性的进行分阶段护理。

3.分阶段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的症状演变情况划分为急性期、过渡期、康复期。

3.1急性期护理

3.1.1一般基础护理将患者安置在安静、安全、便于观察的房间内,严格执行精神科安全检查与管理制度;每天督促或协助患者料理个人卫生,防止肺部感染;加强患者饮食护理,由于患者长期饮酒,胃肠功能紊乱,多伴有营养不良,进食差或不能进食者,遵医嘱予静脉补充营养,必要时鼻饲饮食[2],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3.1.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酒依赖患者既有精神依赖,又有躯体依赖,入院后突然减少或停饮,极易出现戒断反应,包括震颤、焦虑、烦躁、情绪低落、意识障碍,大声叫喊,血压升高,大汗,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震颤性谵妄,甚至出现昏迷等。表1显示患者1-4天的症状,大多表现如此。病情严重者、设专人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其他躯体并发症发生,配合医生用药,减轻患者痛苦。当患者出现震颤、谵妄时要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病人摔倒。对存在消极观念自杀、自伤行为倾向者,对行为异常,冲动、易激惹患者,应加强监护,床头交班,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免发生意外;注意危险物品的保管,必要时遵医嘱予保护约束,按保护约束临床路径执行,并向患者说明理由,取得其合作与理解,并加强巡视,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患者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3.2过渡期护理

3.2.1心理干预急性期过后,戒断症状基本消失,但绝大多数患者都要对酒的心理依赖和原发性及妄想体验的表现,主要为幻觉和妄想,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紊乱。这与表1的显示结果是一致的。为了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护理上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当患者对幻觉、妄想内容产生焦虑不安时,给予耐心解释,告之这种症状将随着治疗的顺利进行而逐渐消失,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患者目前对酒的渴望程度,讲解其他成功的病例安慰患者,并采用现身说教给予一定的保证,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以配合进一步治疗。

3.2.2防止复饮大部分酒依赖患者都曾有戒酒史,因意志薄弱或其他原因又再次复饮入院,因此有些患者及家人对发生戒断症状有所准备,除了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酒治疗外,杜绝家属将酒带入病房,同时保管好治疗需要的酒,防止患者偷饮或者抢夺,杜绝一切可乘之机,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3.3康复期护理

3.3.1康复指导此期患者对酒的依赖日渐减轻,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躯体状况也明显改善,开始伴发忧郁症状,表1也正说明了这点。由于患者在入院前大多给家庭、同事、朋友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大多数患者担心出院后与他们处理不好关系而导致复饮。首先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给患者以关心、支持和鼓励;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还有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采取解释、启发和疏导等方法,使患者从紧张、烦闷、焦虑、抑郁等情绪中解脱出来[3]。

3.3.2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和战胜疾病的主动意识,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酒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影响患者是否尽快康复及防止复饮的主要因素[4],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得到家庭的温暖,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4.护理体会

通过对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及时掌握疾病发展的动态及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好的观察病情,防止躯体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更重要的是突出重点,节省人力资源,更好的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张长春,杜万君,牛光胜等.应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分析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人格特征[J].中国医刊,2014,49(4):97.

[2]秦媛.浅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院,174.2014.4.20.

[3]李亚兰,孔玉珍.护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激心理因素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6年3月下旬刊,81.

[4]胡玉珍,余亚珍,武宁强.酒依赖患者亲属心理状况的调查及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4(1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