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文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文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韦新梅张莹王茂新

(广西南宁警备区金牛桥干休所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所2016年1月—2017年1月老年糖尿病患者64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率为65.6%,观察组为96.8%,观察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为9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有助于促进血糖控制,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建议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人文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19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老龄社会到来,糖尿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以老年人为主。基于此,在临床阶段对老年人实行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需求,而会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文护理的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1]。而在本文研究中为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文护理效果有进一步认识,特意对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和人文护理干预,且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效果进行比对,以能在临床治疗上提供有价值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中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分析,且所有患者在疾病诊断标准上全都符合[2]。其中,64例患者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分布在68~92岁之间,且所有患者在患病年限上均在5~25年左右。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两组患者分别为32例,以此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比对。但是,所收集的患者所有资料并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会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如在饮食、药物、症状护理以及糖尿病健康宣传等方面均进行合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护理人员注重仪表言谈,使病人享受舒适的感官刺激。规范护士行为,做到端庄整洁,举止文雅大方,实施微笑服务,热情主动为其提供服务,消除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同时根据病人年龄、性别、职称等选择相应称谓;工作中严格执行“六心”服务,即“真心、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以精湛的技术服务于病人,换位思考提供全方位护理。(2)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根据其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年龄、病程、对疾病的认知度,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病因、症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如何控制血糖的措施等。使其了解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饮食上注意糖类、蛋白质、脂肪搭配比例、热量换算及三餐饮食分配。还通过宣传栏、健康小册子等将知识普及给病人。(3)亲人般的关怀:对待老年糖尿病人要主动对其进行关心,必要时要与病人进行心灵方面的沟通,以深入了解老年人心里所想,能及时发现老年人存在的所有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合理手段进行疏导和解决,这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以及病症的主动治疗都是有一定效果的[3,4]。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向病患家属讲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家庭方面也能给予患者一定帮助。开展患者爱好且适合的娱乐项目,如:门球、太极拳等,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书法绘画等能平复焦燥情绪,愉悦心情,为患者创造放松舒适的环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按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糖尿病控制范围是空腹血糖<7.2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在以上范围者为有效控制,否则为控制不良。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为了对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科学统计,可以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且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但是还有11例患者控制情况不良,其总的控制率保持在65.6%;观察组的31例患者中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为31例,无效的仅为1例,总的控制率保持在96.8%。因此,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血糖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明显要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1%,观察组为9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文关怀使护理工作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工作范围从注重护理技术精湛发展到在其基础上对病人身心、社会关系全面关怀[4]。人文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与人们心理需求发展相符[5]。人文护理优点有:为患者提供持续性护理,促进医患沟通,提高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持久稳定的健康观和行为[6]及对疾病的认知,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严格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更好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7];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8]。综上所述,人文护理可有效促进护理工作转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促进医疗工作水平及社会效益提高。本次观察中,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可见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佳。总之,人文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助于促进血糖降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彩红.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68-169.

[2]邱雯雯,许静华,李丽君,等.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84-285.

[3]陈晓.人性化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3C):823.

[4]郑云娣,王菊吾,陆彩萍.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护理研究,208,22(3C):824-825.

[5]张丽珍.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15(17):2717-2718.

[6]季祥霞.人文关怀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5):707-709.

[7]耿凤琴,吴春玲,许金秀,等.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3(B03):1325-1326.

[8]梅坚.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