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许元晶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48)

【摘要】目的:探讨入恢复室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通过对并发症的观察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意外发生,使病人平稳度过复苏期,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方法:通过对1510例入PACU患者进行术后生命体征和具体情况的观察,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的例数及愈后效果。结果:通过统计,发现发生并发症的有373例,由于得到及时的救治,愈后良好。结论:手术结束后患者在复苏期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通过恢复室的观察监测和处理可以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影响。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155-02

麻醉后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麻醉和手术虽然结束,但手术麻醉对病人的生理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在此期间,病人的呼吸及循环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保护性反射仍未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2]。因此,麻醉恢复室的监护工作在保证患者安全方面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将患者在恢复室观察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愈后情况所得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收治麻醉手术后患者1510例,其中气管插管全麻1113例,喉罩静脉全麻381例,单纯吸入全麻9例,椎管内麻醉7例。

1.2方法

患者术毕,全麻未达到出室标准的患者以及椎管内麻醉后麻醉平面在T5以上者由麻醉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送往PACU,手术麻醉师与恢复室麻醉师交班,巡回护士与PACU护士交班,交接内容有:病人姓名,手术名称,术中输血输液引流情况,皮肤情况,以及随身带入物品情况。PACU护士连接好监护仪,检查输血输液引流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期间询问病人主观感受(呼吸顺畅与否,疼痛与否以及疼痛程度),同时观察客观指标,对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收集统计。

2.结果

373例患者在PACU出现并发症,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164例(舌后坠40例,喉痉挛30例,低氧血症96例),循环系统并发症137例(高血压86例,低血压45例,心律失常6例),消化系统并发症23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9例(躁动19例),其他方面并发症30例(输液外渗4例,疼痛26例)。所有并发症患者经过恰当处理都有所好转,抢救成功率100%,均安全送返病房。

3.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

3.1呼吸道梗阻

3.1.1舌后坠多由于麻醉后镇静镇痛或肌松药物没有完全代谢而导致口咽部软组织压迫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梗阻。拔管后若出现舌后坠,遵医嘱给予相应拮抗药,唤醒患者,必要时置口咽或者鼻咽通气道。

3.1.2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首先拔管前应充分供氧和吸引,以免分泌物刺激咽喉。轻度吼痉挛多能自行缓解,要及时托起下颌,面罩供氧后即可解除。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对气道的外来异物呈高敏状态,在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吸引口腔分泌物或放置口咽通气道,插管或拔管时刺激喉部,容易引发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3]情况一般比较紧急,需要事先备好插管用具,同时应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氨茶碱等),以备不时之需。

3.1.3低氧血症由于麻醉药和肌松药的作用,易造成患者呼吸抑制,通气量不足,拔管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生低氧血症,可唤醒患者,嘱其深呼吸,并用面罩充分给氧。

3.2循环系统

3.2.1高血压发生高血压的患者一般术前就有高血压,术前血压控制不佳,遵医嘱给与降压药。二氧化碳蓄积,疼痛刺激,尿管以及各种管道的刺激,以及麻醉变浅后的气管导管的刺激都会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首先要找到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并对症处理。

3.2.2低血压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退,体血管阻力下降,静脉回流降低。一般遵医嘱采取纠正血容量,抬高下肢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收缩血管。

3.2.3心律失常对于不影响血压的心律失常一般不予处理,对于影响血压的部分遵医嘱给与相应的的药物。

3.3神经系统

躁动患者术后未完全清醒,术后疼痛、导尿管的刺激、低氧以及手术对体位的限制引起的不舒适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躁动,应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安慰鼓励患者,常规加护床栏,躁动严重者给予适当约束,必要时对患者遵医嘱进行镇静、止痛处理。

3.4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患者一旦发生恶心呕吐,予患者头偏向一侧,未清醒患者予吸引器吸引,清醒患者嘱患者自主吐出。恶心呕吐剧烈的可以遵医嘱予止吐药物,同时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患者恐惧紧张。

3.5其他

3.5.1疼痛一般疼痛有刀口疼痛,全麻拔管后咽喉部疼痛。对于刀口疼痛可给予患者镇痛药镇痛,未使用镇痛泵的患者推荐其使用镇痛泵,已使用镇痛泵着可单次追加镇痛剂;对于咽喉部的疼痛跟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明白这是正常现象,嘱其莫频繁咳嗽,放松心情,分散其注意力做好心理护理。

3.5.2输液外渗及时观察输液点滴情况,一旦出现液体不滴或低速变慢,及时观察原因,一旦发生外渗立马停止输液,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4.结论

术后早期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有一半以上术后死亡病例发生在手术结束第一个24h。[4]对于全麻的患者,由于麻醉药物的后遗效应,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完全恢复,患者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通过严格监测和严密的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对术后患者的影响,保证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明安,王明德.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4.

[2]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

[3]宋萍.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分析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34):118-119.

[4]陈江辉,郭曲练.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