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魏岩峰张连勇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人民政府山东菏泽274108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控;通过对企业产业链环节的即时更新与拓展;通过农业产销一体化使农业的经销商、加工者以及农业的生产者实现利益一体化成为命运共同体;通过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积极辐射影响到周边的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发展的企业化使整个农业经济发展更加专业化,发展水平更高;通过农业发展的集约化与创新化、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有效合理应用,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最大化与农业发展的创新性与持久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经济发展;影响

1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

1.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指将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体,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农户———生产基地———市场的组合方式,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带动和引导,形成围绕一种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的生产模式,因此,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订单农业”,即企业与农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签订合作的合同或契约,实现对双方行为的有效约束,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提升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具有资源上的优势。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大,大多拥有雄厚的资本,具备自己的生产基地,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有利于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第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拥有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机设备,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率。第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具备管理经验上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使其应用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壮大。

1.2合作社经营模式

合作社经营模式属于较为先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农户可以自主成立合作社,且不需要签订任何合同和契约,构建独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从购买原料、生产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都能够实现独立经营,突破了组织形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限制,能够有效减少利益损耗,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合作社经营模式对合作社的投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农业合作社的一体化经营,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需要具备一致的经营和发展目标,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社员和股东,能够有效激发农户的生产动力,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1.3中介组织联合带动模式

中介组织联合带动模式是指将中介组织作为连接农民和企业的纽带,实现规模化效应,将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集中管理,为农业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提供优质的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实际上,中介组织联合带动模式是对龙头带动模式的改进,通过签订三方契约(龙头企业、中介、农民),提升契约的完整性,降低单方面毁约事件的发生概率,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内部交易成本的目的。中介组织作为中介联合带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通过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实现降低交易损耗的目标。

2农业产业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方法

2.1创新农业发展技术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目的便在于实现农业发展的效益最大化。这便要求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农业原材料的购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整个应用流程还是农业经济发展后期的产品运输与流通过程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极大地需求科学技术的精密与合理应用。通过高度的机械化使产品运作过程中实现专业化、精密化,也使得这个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减少了人力的应用增加了经济发展过程的产业利润。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及时与合理的监管检测,使得生产者能够在问题发生的第一瞬间及时更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将损失降到最小。同时通过信息数据的记录,为以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提供依据,通过经验与教训的记录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更加体系化与成熟化。

2.2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

虽然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但是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积极掌握应用与创新这些技术,那么再先进的技术也没有意义,公司企业应该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技术与技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3积极招商引资,把握市场动向

毫无疑问,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所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引资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使得农业发展过程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参应用不再有后顾之忧,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最大化与最优化。

2.4强化农业产业整体性配置

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在明确相关影响因素、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际管理期间,需要权衡人口因素,使之能够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规模、水平与供给程度。同时,还需要保证农业资金供应资金较为充足,为各项农业结构调整活动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由于资金匮乏所造成活动难以有序开展问题的发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期间,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农业种植与养护的方式,调查了解市场发展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后,打造适合新型农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满足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需求,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创设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粮食播种规模,推广关键农业生产技术,将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融入到农业发展中,实现农业生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期间需要认识到生态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注重管理期间环境等保护。比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石化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多应用有机肥料等等。在保证农业产品安全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借助多种方法增产增收。

2.5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农业资源的调整,农业资源的再分配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为后续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可以对产业实施适当强化加工与产业延伸,打造一批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提升其存量资产的盘活力度,激励那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业企业能够借助多种范式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多种形式的农业招商活动,使更多资金能够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期间,以多种名形式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政府的指导与宏观调控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农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较大,故而需要提升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可以通过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以及强化农业产业整体性配置等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国民经济收入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陈福平.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索——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17(2):27-28.

[2]顾春茂.长三角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SWOT分析[J].农业经济,2014(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