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材关注生活培养思维——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3

深化教材关注生活培养思维——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徐叶强

徐叶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311203

摘要:技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技术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因此通用技术学科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有技术原理和技术知识的学习,更需要有技术与设计的实践。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知识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关注生活,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课前引领、课堂学生思维培养到课外知识的拓展来阐述如何优化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关注生活培养思维课堂教学

一、背景与现状

1.通用技术教学学科的特殊性。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通用技术课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它的教育价值正在日益凸现。但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的缺乏、师资力量的短缺以及实验设施的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等是学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对诸多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在几年的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关注和利用生活,上好通用技术课。

2.通用技术教学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通用技术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但通用技术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通用技术教学中很容易采用“灌输”的模式,从而使教学变得无趣,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如何改变现状,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策略,构建一个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的知识运用体系。

3.通用技术教学存在的优势。缘于学生对一些技术产品平时在生活中见过但不关注、思考,平时生活中用过但不去研究,对技术产品带来的陌生感,距离感、我尝试深化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用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丰富的技术产品资源去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生活技术资源优势让学生感觉其实技术就在我们生活中,不陌生,与教材内容实现有效互补。

4.教学研究的必要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生活,将生活中的技术资源运用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觉身边其实技术无处不在,无不创新,提高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兴趣,使通用技术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所教学生养成一种观察、思考、实践的习惯,成为学生豆蔻年华中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美好生活。

二、研究目标

1.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以学生为本为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展现学生的所见所想。

2.尽量充分应用生活技术资源使有些学生感觉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经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近距离的接触,积极主动地探究设计制作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技术思维的培养。

3、通过课题探索,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让技术课堂生活化。

三、实践与操作

1.课前引领,关注生活。

(1)设计最简单的导学案——把学习提前到课前。教师要深挖教材,了解学生,把“教”的重心放在课前准备,把学生学的阶段提前。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教师课前充足的准备,而这准备首先是明确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了解些什么?为此在上课前一周教师要设计好简单的导学案。

课例一:在上《结构与稳定性》这一节前,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看见的塔的结构,分析有何共同点?观察生活中的网架结构,看到了最多的几何体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几何体?家里的自行车与电动车是如何放置不倒的?等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与回答。

这些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但他从来都没有仔细去观察与分析过,通过问题的思考,结构的稳定性的知识点的理解也就不难了。

(2)布置无纸化作业——让学生愿意做作业。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让学生做一些无纸化作业效果远胜于让学生做一些书面作业要好,学生也非常愿意做。

课例二:在学习结构的连接方式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典型的连接方式图片。并将图片传至班级的QQ群。

无纸化的作业给学生减轻了作业的压力,提高了作业的兴趣,学生在收集图片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思考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连接方式?对连接方式的分类与特点的理解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3)体验技术的乐趣——使学生学会思考。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对知识的理解,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直接体验,但很多情况我们不能把体验的设备搬进教室;有些时候学生经历过的事但并没有加以思考,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前如果能让学生对于那些不能在课堂上体验、平时没有特别关注的东西去体验一番对于上课将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例三:《控制与设计》这一单元时,学生仅在课堂上去想想控制现象肯定是不够的,在课前要求学生对实验大楼的自动门的开关进行观察与体验,晚自修结束对学校走廊的路灯进行观察与体验,上洗手间洗手体验水龙头出水控制……经过课前体验,到了课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课堂生疑,培养思维。

(1)引奇激趣——激发思维。通过一些问题与情境的预设,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兴趣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正因为有了好奇心,学生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学习的创新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①巧设问题。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迸发更多的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例四:在教学《结构的稳定性》这一节时,先向学生展示“倒掉的底小口大的垃圾桶”、“倒地的自行车”、“倒掉的雷锋塔”、“比萨斜塔”等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结构会倒掉?有些不倒?有些斜而不倒?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图片,对斜塔而不倒产生极大的兴趣。

②创设情境。通用技术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不仅横跨古今,而且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将学生身边的技术产品或产品的制作与生产使用过程到课堂进行实践与演示也是非常形象、直观。课堂中进行实践演示的情境创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它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于技术产品的认识与理解。可以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这样的活动学生都是非常乐意,既能活跃课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例五: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时教师将教材案例多媒体化,利用视频与图片形象展示儿童户外活动累了找不到合适的小凳坐。这样情境的设计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又激发了学生设计便携式小凳为儿童解决困难的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语激趣、活动激趣、游戏激趣、展演激趣等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创新精神。

(2)诱导质疑——探究思考。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学生学习思维的精华,想成为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要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和问难,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例六:在理解《结构的稳定性》这一节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四脚缺一脚的小板凳和三角架式小板凳同样是三只凳脚哪张的稳定性更好?让学生演示向两张凳子上逐渐放重物,观察稳定状态。

通过课堂活动就是要实现:

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欲望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内驱力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设法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奇情境,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技术问题,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要培养求知者的质疑精神,就必须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③要让学生有寻疑意识。所谓寻疑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头脑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带着怀疑的眼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捕捉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寻疑可以发生于各个方面,或者各个角落,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寻疑,肯定结果,从而激发学生寻疑兴趣。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寻疑。只有具备主动积极的精神品质,才能找到有价值的学习问题。教师要不断注意引导,引导学生乐于寻疑。因此,在疑问——探索——发现——创新这一过程中,只要把握好质疑这一关,就能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捕捉创新灵感,最终取得创新成果。

(3)驰骋想象——舞动思维。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能为创新插上翅膀,是学生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渗透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培养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当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①丰富表象,唤起想象。人类的想象来源于人们生活实际,但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用技术教材中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使学习者的思维受到限制,想象力难以得到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想象思维。

课例七:在学习《简易相片架的设计》中,教师可利用课前布置的导学案让学生搜集有关相片资料,如图片、说明书、家里的相片架等。课堂上,组织大家把搜集的信息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获得很深的直观感受。然后,让学生分析相片架设计的要求并进行设计分析:我们设计的相片架应该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组成部分?用什么材料做的?如何实现相片的存取?如何更稳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激情得以迸发,探索相片架设计的欲望发展到了高潮。

②打开思想空间,拓展思维。学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课例八:《技术的性质》在讲述技术创新性时让学生思考

A.以前的洗衣机是怎么样的?

B.现在的洗衣机是怎么样的?

C.以后的洗衣机将会是怎么样的?

以梳理洗衣机的发展史让学生思考技术的创新性。

(4)鼓励求异——创新思维。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①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

课例九:在进行相框支架的设计中,学生有的用支撑棒,有的用旋紧螺母、有的用合页、有的用卡扣式的连接。教师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②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

课例十: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时,对于解决儿童坐的问题可以是设计便携式小凳来解决,也有学生提出设计小推车,也有学生提出与相关部门协调设计公园椅子等等……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③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发散性”的练习。

3.课外拓展,巩固提高。

(1)设计布置经常性的长作业。通用技术学科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社会实践,学生只有从科学、技术现象中感悟才能真正通用技术知识;学生只有平时多积累一些常识才能使所学通用技术知识升华。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生活中的技术、收看CCTV10教育与科技频道的科普类节目,让学生在看中学。让学生在平时休闲、旅游中关注社会通用技术资源,实现通用技术知识的课外拓展。

课例十一:学生学习了《结构与设计》后,在参观一些名胜古迹后自然能够分析各种塔、斗拱和飞檐的设计特点,能够从技术角度、文化角度分析,能够认真听取导游与当地长者讲述。鼓励学生将收获的成果带进教室与同学分享。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2)布置课后研究性学习。实施学生课题研究,让他们找一个问题,将自己置身于研究者角色,然后找机会请教师、同学、家长或社会技术人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找到一个理由,可以系统地思考一个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它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课例十二:在学完了《技术与设计1》后,教师布置了研究性学习作业:箍筒匠渐失的调查与研究。让学生去了解近代箍筒文化、工艺;让学生去分析箍筒匠民间工艺渐失的原因,学生会根据技术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将所研究的成果梳理归纳,记下感受,与教师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四、成效与思考

生活化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得到激发,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理论知识理解更为透彻,实现更好地将知识运用于生活。

1.学习生活化。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养成了观察日常生活的习惯,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知识形象化。通过课前的导学案、无纸化作业和亲身体验,与课内知识的联系,再到课外知识的延伸拓展。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活化、形象化。

3.知识实践化。通用技术知识源于生活实践,我们要让学生学习通用知识应用于生活,去用技术与设计的思想去指导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