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基于生活化的德育教育

聂欣炜

齐齐哈尔技师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在教育中,对德育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尤其是在生活化这种途径,这对于比较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德育教育发展方向将会向着生活化前进,生活中每一处都潜藏这道德,而且生活是不能脱离道德的,所以在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深入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德育资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本文分析了德育在生活基础上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活化

以生活为主要中心来开展德育教育,主要是在德育教育中引入生活中确实发生的事件,以此为教育资源开展德育的教育,这样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让德育品质通过生活中来形成,让学生捕捉到生活中极富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德育资源,探索出德育的本质。

一、在生活中寻找和发展德育资源

在生活中随时都能发现德育资源,只要我们能注意到,所有的生活内容就都是鲜活的资源。高效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是各个各样的团体中,学生在这些团体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激发出他们的独特人格和道德意识,所以开展德育教育,是不能脱离这些教育团体的,反而要将其生活化,在其中挖掘德育资源。这些团体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满足生生的归属感和自尊心,在团体活动中都是有一定活动规则的,他们在和其他团体的沟通和交流中能轻松地找到归属感;而且在团体内部也是很容易有一致性的偏好和价值观形成,正因为这样的一致性目标,民主自由的氛围就很容易衍生,各个成员也都愿意在这个氛围中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足以体现,各个生活团体对学生是有重要影响力的,这也为教学者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力帮助,能通过团体的引导,让其成为德育教育开展的基础力量,帮助学校完成德育教育的生活化目标。

首先,要对各个学生团体进行引导,在团体活动中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让其在有规范性和趣味性上开展团体活动,以此来营造更融洽的团体分为,将团体活动很好的开展下来。其次,要在学生团体中寻找到德育先进个人,并以此为标榜,树立起榜样形象,激发出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还要有效利用网络在生活中发现并挖掘德育资源,在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力量的同时,还要在网络管理上下功夫,保障网络德育资源更加健康更加有针对性,让网络德育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在实践中融入的德育

在社会和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德育资源,所以说德育教育是不能和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相脱离的,如果德育教育同社会、生活实践相脱离,那么学生在道德资源的获取上就会逐渐枯竭,使学会学生的德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要想形成一个更好的道德资源,就要融进生活环境中,经过不断的内化到外化模式的转换,在由外化转换到内化模式这样反复的实践才能真正形成德育品质,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充分体现出道德需求,同时道德品质的形成使在道德需求下源源不断产生的。所以说德育教育生活化,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经济道德生活,并在生活中获取德育实践的机会。将德育生活化有效地落实,是要以学生在生活中的各项行为要素要主要切入点的,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校门,让其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还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实践内容。比如定期带领学生走进军营,举办军训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解放军的优秀作风,也间接培养出学生的坚定意志;或者组织学生走进基层,参加更多的支教支农等服务性的活动,让学生对基层生活有一定了解,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从而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习文化知识,为人民所服务。或者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让其对学校的事物和各项社会服务都有所参与,让学生的民主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参与精神等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们离开校园走向基层农村,了解群众,熟悉社会等,从而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进而培养大学生热爱、基层与献身基层的情感。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应该安排在基层相对艰苦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通过社会实践考察,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社会基层对人才的渴求有了更亲身的体会,对国家号召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有了更高的热情。社会实践活动是生活化德育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挖掘、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力量,加强领导与组织,增强效果,贴近实际,以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结合学校专业需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

三、通过良好的生活、校园氛围来陶冶学生,按照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学生

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陶冶作用,可以说,大学生成长的道德环境对他以后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具有校园特色与社会生活气息的教育氛围,可以使学校在这种生活氛围中体会到道德生活,不自觉的形成道德规范。正如《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说:“学校要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选择的目的不仅是简化环境,而且要消除不良的东西。”可见,校园生活氛围的作用。

在人文校园文化的创建时,应该从学校自身特色、人文氛围、和谐的自然环境、富有朝气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插入点,创建高品质的校园物质环境。具体来说,学校要结合自身历史特色优势,彰显对学生的亲和力,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如艺术类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氛围,在学校布局、人文景观设计等方面展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人生,丰富生活阅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水平。

注重校园生活文化的同时,还要发挥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作用。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严格执行校园规章制度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力求“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人”。在学校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与民主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制度制定中去,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主体地位,如此不仅有利于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是生动的德育教育过程。

四、结束语

德育实现生活化的教育,和传统的理论课相比有有更好的实效性,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让学生能切身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所存在的道德事件,以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在生活中更培养学生有更好的德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荣.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

[2]侯文华.高校德育生活化的生成路径.南通大学学报,2012

[3]杨迎春.高校德育知性化向生活转变的理性思考.重庆科技学校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