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比较

安秀云

黑龙江省依兰县人民医院154800

摘要:目的:探究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与肝脏MRI技术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采用肝脏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癌患者中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脏增强CT技术;肝脏MRI技术;肝癌;准确率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ccuracyofhepaticcontrast-enhancedCTandhepaticMRIinthediagnosi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Methods:86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diagnosedbycontrast-enhancedCTandliverMRIrespectively.Theaccuracyoftwodifferentdiagnostictechniqueswascompared.Results:ThediagnosticaccuracyofliverMRI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liverCT(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diagnosticaccuracy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canbesignificantlyimprovedbyusinghepaticMRimagingin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whichprovidesafavorablebasi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hasahighclinicalvalue.

[Keywords]LiverenhancedCT;LiverMRI;Livercancer;Accuracy

在临床上,肝癌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是由于肝硬化、慢性丙肝或乙肝等疾病引起的。高发人群为中年男性,其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通过采取尽早的病情诊断与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但是,肝癌在发病初期没有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对肝癌的诊断难度较大。目前,在临床上对肝癌的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主要包括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等[2]。为明确了解上述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在52-86岁之间,平均为(69.4±3.7)岁。所有患者均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部疼痛、消瘦、黄疸等症状。

1.2方法

采用肝脏CT技术诊断,其具体措施包括:告知患者在检查之前6-8小时禁食,并对其碘过敏测试,之后开展CT扫描检查。在扫描前需要告知患者饮水1000-1500ml,尽量屏住呼吸。针对难以屏住呼吸者需要保持浅呼吸或慢呼吸,采用64层螺旋CT仪器对患者的肝脏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设置为5mm,矩阵设置为512×512,1.0s为扫描周期,将功率设置为130-145kV,300-320mA设置为电流强度。先开始肝脏平扫,之后对患者的门静脉、动脉采取容积扫描法连续扫描,同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以便适当的延迟扫描。在肝脏增强扫描中,对比剂为泛影葡胺,剂量为2ml/kg,其浓度设置为60%,采用肘静脉注射泛影葡胺,其速率为2.5ml/s。

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其具体措施包括:需要告知患者在诊断前4-6小时禁食,在必要的条件下告知患者服用稀钡等MRI阴性对比剂。擦用MRI扫描仪器对进行常规横断平扫,其扫描范围包括膈顶与右肾下级之间,采用脂肪抑制方法进行扫描。为了提高空间数据收集的敏感性,可以适当的采用空间编码技术。扫描层数设置为64层,层厚设置为2.5mm,视野设置为300mm×420mm,矩阵设置为228×320,加权T1设置为680s。另外,TE/TR设置为2.38/5.40ms,FA设置为120-150。在平扫完成后,需要采取增强扫描,其横断面为T1WI。增强对比剂为欧乃影,浓度设置为0.3mmol/L-0.5mmol/L,剂量应控制在0.2mmol/kg左右。采用快速团注的方式对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时间控制在10s内。注射速率为2.5ml/s。在对比剂注射完成之后,需要注射氯化钠溶液,其剂量为10ml,浓度为0.5%。并在20s之后进行肝动脉期扫描,在30s之后进行门静脉其扫描,在55s之后开展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多层连续扫描方式进行增强扫描,收集两次扫描数据。矩阵设置为256×128mm,间距控制在0.6mm左右,层厚设置为6mm,TE设置为7.0ms,FOV设置为375mm×370mm,TR设置为30ms-35ms。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肝脏MRI技术诊断准确率(91.9%)明显优于肝脏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79.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分析(n=86)

注:#表示与肝脏CT技术诊断比较,P<0.05。

3.讨论

肝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比较隐匿,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且转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对该病进行尽早诊断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肝癌诊断过程中,CT技术与MRI技术是其主要诊断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MRI技术逐渐完善,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MRI检查可以提供肝脏解剖学的图像,能够提供代谢与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功能信息,且具有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对病变组织成分进行不同反应,可以对病变组织的性质进行明确判断[3]。

在本次研究中,对86例肝癌患者分别采用CT与MRI技术诊断,结果表明,MRI技术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表明,在肝癌患者中采用MRI技术诊断,可以显著提高确诊率。

综合以上所述,在肝癌患者中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肝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胥冬冬.肝脏增强CT检查与肝脏MRI检查在诊断肝癌方面的准确率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5):35.

[2]赵和亮.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9):34.

[3]赵世超.用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