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注意创造性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数学教学要注意创造性思维

张洪志

河南西峡一高张洪志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思维的自觉性

1.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载体.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2.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平时教师若对数学时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若以认真、严谨、勤恳的态度精心备课,组织教学,学生必受其感染.

3.用教材内容的丰富内涵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内容是否有趣,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精心设计及挖掘程度上.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可设计悬念、设计惊诧、设计幽默、设计欣喜、设计竞争、设计实验等等.这些情境的设置可使得数学概念和引入,展开合情合理、定理、公式的推证情趣盎然.

4.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要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法.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是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与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创造.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师应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要让学生形成必要的解题技能,一切从基础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有鞋子何谈走路?只有具备扎实的根基,才能更深入的去探索新的知识.

2.要重视学生数学史的教学,注重给学生讲授一些数学发现和发明方法,介绍一些数学发现的来龙去脉.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索环境,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下才能大胆的去探索

比如鼓励学生“寻根刨底”.通过对一道题、一种方法提高了能力,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的目的.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

从探索该不等式证明的多种方法,直至这一结论的得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创造性的,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以有关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自觉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