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红河谷》教学设计

吴恩兰

课题:音乐教材11册教者:密山朝中吴恩兰

教学内容:歌曲《红河谷》低声部教学和合唱歌曲《红河谷》。

教材分析:《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为大调、四四拍子,歌谣体单乐段结构,总共8小节。歌曲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

学生分析: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在小学学过音乐,但视谱等于零,音乐基础学的很不好。一切都从到中学开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红河谷》,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不畏艰辛的坚毅品格。

2、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提高其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及恰当表现歌曲情感的能力。

3、初步了解合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有感情(朴实无华、真挚而深沉)地演唱歌曲。

2、弱起小节的了解、切分节奏的掌握。

设计思路:前一课学歌曲《红河谷》的高声部,这一节用视唱法等学习低声部的演唱,并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

生:红河谷。

师:是哪个国家民歌?

生:加拿大。

师:我们今天学唱歌曲《红河谷》二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加拿大民歌风格,提问教学法导入。]

发声练习:教师范唱后指挥学生模唱。(课件)

要求:气息平稳、声音要求有力度变化,多声部要和谐统一。

发声练习2

要求:声音圆润、和谐、有感情地合唱二声部。

[设计意图:此条练习与歌曲《红河谷》的歌曲是相联系与相同的,为学好歌曲打下基础,并进行了二声部的和谐练习,用以合作教学为主。]

四、新课(课件)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上节课学的这首曲子的高声部,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的?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用轻声唱这首曲子的高声部。

下面我们轻声视唱低声部。(教师弹琴,引导学生视唱)

师:[设计意图:通过演唱高声部复习巩固高声部,通过视唱低声部教学,使学生在这部分的练习中基本掌握整首歌曲的低声部旋律。]

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到《红河谷》畔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播放课件)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可以按节奏拍击或指挥。

师:下面请大家用饱满的情绪、悠长的气息把这首曲子完整地用视唱一次,老师为大家伴奏。

生:学生演唱。

师:大家演唱得棒极了!

师:下面老师弹琴,请大家试着为歌曲填词。

生:学生学会歌曲。

师:简介歌曲。(课件)《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生:谈感受。

师小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来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小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师:(课件)播放录音,欣赏合唱版《红河谷》,并与歌曲进行比较。

生谈感受: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通过调性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师:(课件)对的,这就是合唱的作用。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形式。下面我们也试者合唱这首歌曲。我找两个同学唱高声部,其他同学唱低声部。

找学生弹琴,教师指挥,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逐步增加高声部的人,达到合唱的目的,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这首歌曲,并给予评价。

师:我们一起带感情的合唱歌曲,把祝福送给他们。

[设计意图:逐步增加声部人数,自然唱好二声部,并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了解合唱,了解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课件)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红河谷》的合唱,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好吗?

生: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

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大,说明在刚才的学习中都积极地开动了脑筋。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谈感受。

五、总结(课件)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了解合唱的表现力,感受合唱的魅力,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了解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不畏艰辛的坚毅品格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板书设计:

红河谷

发声练习1:

发声练习2

教学反思:

音乐是最具有情感的,而《红河谷》更是从情感出发的一课。怎样才能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受的形象来触动学生“爱乡”的心弦呢?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歌曲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

2、突出学生主体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升华演唱技术。并通过学生自编自演,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在创作体验中,也升华了自己的爱故乡、爱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