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MS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对比

卢小频吴奇新(通讯作者)陈玉香谭书杰李万青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医院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28例,依据抽签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给予对照组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MR肺动脉成像诊断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累及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和间接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相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关键词】MSCT;MR;急性肺动脉栓塞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112-02

肺动脉栓塞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静脉血栓、心脏病及肿瘤等因素所引起[1]。本文通过对比研究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旨在探讨二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将报告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28例,本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实施“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设置单组64例样本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该研究通过医院医学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对照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34~66(48.20±3.25)岁;病程为1~7天,平均病程为(3.70±1.35)天。观察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35~65(49.30±3.60)岁;病程为1~8天,平均病程为(3.82±1.40)天。两组资料结果对比,P>0.05,可进行研究和对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①年龄范围在34~66岁之间;②符合急性肺动脉栓塞[2]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确诊;③均自愿参加研究实验。排除标准包括:①心功能衰竭的患者;②肾功能不全者;③对比剂过敏史。

1.3方法

1.3.1对照组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西门子公司提供)进行检查,设置扫描参数:螺距1.3~5.5mm,管电流210mA,管电压120kV,球管转速为0.5s。取患者仰卧位,从胸廓入口扫描至腹角平面,随后增强扫描,并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370mg/100ml)和氯化钠溶液(30ml),注射速度为每秒3.5ml。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重建并输入工作站,之后进行图像处理。

1.3.2观察组实施MR肺动脉成像诊断技术采用1.5TMRI技术(西门子公司提供)进行检查,在心电门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快速扫描,扫描后进行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图像处理。

1.4观察指标

由2名具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分析图像,对比两组肺动脉栓塞患者累及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及间接征象比例。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不同部位的检出率

两组患者的显示率均为100.00%,且两组患者累及不同部位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呈多样化,且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及咯血等为主,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休克或死亡,已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3]。因此,临床采取早诊断、早治疗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由于过去的诊断技术不够成熟,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随着MSCT(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在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得到广泛应用。

多层螺旋CT扫描可缩短患者的扫描时间,减少呼吸和心跳运动产生的伪影,而MR肺动脉成像技术操作简单,且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4]。本研究中,两组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和间接征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应用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毛定飚,齐琳,陈阳,等.多层螺旋CT在老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12):914-917.

[2]李随丽,刘军,王忠睿,等.急性胸痛患者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护理体会[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0(3):214-216.

[3]李雯,纪俊雨,白洪忠,等.磁共振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N].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2):188-191.

[4]陈天明,杨锁平,李任翔.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6):38-40.

1课题编号:Z20170729,课题名称:广西卫生厅科研课题

2课题编号:Z20170726,课题名称:广西卫生厅科研课题

3课题编号:崇科FA20170729,课题名称:崇左市科技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