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构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翻转课堂模式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构想

贾伟

关键词:翻转课堂;直线;倾斜角;斜率

翻转课堂是目前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其在国外的中小学中均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该模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将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将以往的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转化为知识传授及内化的学习过程,从而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教师主导课堂翻转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探索实践活动。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注重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解决学生的疑问,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节翻转课堂写多媒体资源教学构想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准备:

一、精心准备,充分设计课前内容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节中,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自学,笔者充分利用图片等信息技术资源,从学生对直线的兴趣意识与认知能力入手,让学生在自学时既可以理解视频中所讲的确定直线的条件、直线倾斜角以及直线斜率与倾斜角间关系的内容,又能够在观看与直线有关的视频时多加思考如何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质疑中得到提升。

在微视频学习以后,学生可以更多地利用导学案的知识来学习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是掌握“直线的生成要素、直线倾斜角的范围和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课前学习的基础环节,再利用视频资源和导学案学习的过程重点思考“随着倾斜角增大,斜率如何变化”以及“过两点斜率公式的推导”。这些都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倾斜角和斜率关系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课堂学习的主要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合作讨论“随着倾斜角增大,斜率如何变化”以及“过两点斜率公式的推导”中,使他们对于课前所学的直线的内容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并且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困惑,组内的成员可以充分地发散思维,在交流中阐述自我观点并展开有效的探讨,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涉及倾斜角与斜率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探寻到“随着倾斜锐角的增大,斜率增大到正无穷,随着倾斜钝角的增大,斜率从负无穷增大到零”以及“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两点坐标求解斜率”的知识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我更多的借助于几何画板软件,动态的演示随着锐(钝)倾斜角在变化范围的增大,斜率不断增大。通过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知识的产生,更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后反馈交流

翻转课堂录制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视频短小、易于保存,学生可以在课下反复多次地观看,信息技术平台的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开发使用也能帮助学生及时交流困惑,从而有助于学生解决个体学习中的难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四、课后强化、巩固与检测,促进多媒体资源更好的利用

在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节内容后,笔者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与自己互动的情况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学生先通过必做题来巩固之前所学的基础内容,然后通过选做题来发散提升个体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在训练检测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中出现困惑时,可以随时翻看录制的教学视频,根据视频反复学习,还可以在班级交流群里讨论交流,合作释疑,笔者也可以及时地利用多媒体资源解决学生共性的困难,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这比以前的传统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可以更好地融合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优化学习资源,拓展课堂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渠道,改变学习方式,加强课后反馈检查,这些都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钟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32).

[2]成春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6(15).

[3]傅婷.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函数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石泉中学7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