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应用分析

刘宇峰田永康

陕西矿业开发工贸有限公司陕西省710054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大型工程,尤其是基础地质工程,包括建筑地质工程和矿产勘探等。在建筑地质工程项目的开展中,基础地质工程和地质勘查是关键环节,加强基础地质工程和地质勘查工作是建筑地质工程项目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在建筑工程和矿产勘探的应用状况以及相关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控制优化策略。

关键词: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应用;工程地质;

在矿产资源勘探、地质调查,乃至于土建施工等项目中,基础地质工程和地质勘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岩土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因素的调研分析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如今,勘查所用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方法,但各类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有所提升,在实际勘查过程中,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进一步提高勘查的效率和精准性。

1.研究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的现实意义

地质勘察,作为基础地质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地质工程建设使用的质量与施工效率。具体而言,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主要涉及地质结构、基础地质工程所处的土体环境。即其地质勘察获取的地质结构信息,能够为工程项目基础处理方案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基础地质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导致涉及的水文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再加上,基础地质工程的建设具有固定性与单一性,即一旦投入建设就难以进行低成本的变化控制,增加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地质勘察应用的研究力度,即在明确地质勘察应用控制局限的情况下,着手提升地质勘察应用的科学性。

2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

2.1勘查环节。首先是野外勘查,大部分地质工程项目都是野外施工,尤其近些年来我国总资源量不断缩减,在环保节约的同时,也要勘探新的资源,即野外勘查,如野外矿山等。这也是落实勘查工作的必然之举,主要是了解施工现场的整体环境,搜集相关信息,为设计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野外勘查是一项很复杂、涉及多个领域的工程,一般包括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勘查内容。为保证勘查质量,需有明确的目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施工进度、经济性等问题。其次是室内测试,仅有野外勘查远远不够,还需进行室内测试,以获取更精准的信息。无论矿山开采,还是土建施工,地质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利用专业设备,得出土壤、岩石、水体的分析结果,然后确定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或者会对施工产生何种影响。客观来讲,室内测试主要是根据样品检测结果作为依据,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就整个工程而言,比野外勘查的仪器和手段更专业,精准度更高,所以依旧不能缺少。

此外,为提高勘查质量,还需搜集获取其他相关的地质资料,作为野外勘查和室内测试的辅助依据,使得地质信息更加详尽,进而降低决策的失误率,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性。获取此类资料时,需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所以要加强彼此沟通,快速获取详细真实的资料[2]。

2.2常见问题。基础地质工程常遇到的问题有软土地质、清理不彻底、周围环境恶劣等,都可能会耽误施工进度,甚至影响工程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地质勘查方案,明确勘查目标,确保参数指标符合要求,以获取可靠的信息。其次要规范勘查流程,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流程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开展作业。另外还要创新勘查技术手段,除了GPS、GIS等,还要引进更多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提高勘查的整体水平。

3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的优化控制策略

3.1制定详细合理的地质勘查方案

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时,应围绕着基础地质工程设定大致的勘查范围和目标,进而结合当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目标设定,这样可以很好地满足地质勘查的需求,获取需要的数据,由于勘查的内容繁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计划要结合施工或开采过程中的需求,使得作业过程流畅,避免出现勘查不到位或者数据不匹配的情形。

3.2加强地质勘查技术创新

先进的技术是提高地质勘查质量的保障,在地质勘查时引入更为精密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可以使得地质勘测结果更为准确,发现隐藏矿产资源,减少开采过程的安全隐患。地质勘查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勘测结果精确度和效率的提高,还体现在管理控制过程中,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分析结果更加全面。

3.3规范勘测流程

勘测地质流程规范化,可以避免人工失误所带来的误差,因为要对地质勘测人员多加培训,优化操作过程,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地质勘测流程,减少出现错误的情况,同时还要加强对勘测结果的审查控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偏差并进行纠正,提高勘测结果的准确度。

4矿山地质灾害防护建议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掘井巷被严重破坏时,极易引起岩土变形,或者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可能会导致沉降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减少灾害事故发生,首先应树立灾害防范意识,令企业意识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提前采取保护措施。其次,需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精确度,为后续作业提供可靠依据,制定合理可行的开采方案。采取先进的勘查方法,如水文地质勘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等,以瞬变电磁法为例,这是一种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本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朝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磁场间歇期间,通过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这些都属于地球物理勘查法,此外还有地球化学勘查法,通过化学异常来找矿,在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地质工程的建设使用,离不开地质勘察工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否则,就将使其受到地质灾害或是其他地质问题的影响。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问题角度出发,即在明确地质勘察应用控制局限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措施方向。相关建设人员应将上述研究成果更多地的应用于实践,进而保证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不受复杂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更好的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有力的地质勘察支撑。

参考文献:

[1]林彬,丁波.论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6(2):40-41.

[2]尹飞.试析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6,(09):121-122.

[3]刘俊杰,乔德清.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6,39(4):82-86.

[4]刘琦.探析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