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办学理念下的德育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3

在高端办学理念下的德育探微

韦瑞贤

韦瑞贤(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中学广东深圳518100)

【摘要】为适应学校高端办学的需要,德育工作应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多渠道探索德育的实效性,这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高端办学;德育高端;道德素养;科学规范;班级文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追求高端办学,是否与此同理?在竞争日趋白热话的今天,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抢占制高点,这是人人熟知的生存之道。所谓高端办学,就是要办高出于平常的大众化的教育,办出高质量、高品位的教育,努力打破平凡的桎梏,在平凡中脱颖而出。要实现高端办学,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笔者仅就目前所遇到德育工作实际情况,略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我从事初三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三是学校的一个招牌,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在初三学生身上体现得最充分。初三的毕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次检阅。如今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高端办学,在初三这一年,我们是否也可以对初三也进行一次德育复习和提升?对他们也进行一次“德育中考”?为此,笔者有这样的思考。

1.加强学习,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引领学生德育向高端迈进

大学问家荀子说过:“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学习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有句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强调的是教师的道德和品行,即师德。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不仅业务素质要过硬,道德素养也要经得起考验,惟有如此,在学生中才有影响力。师德的净化和提升哪来?回答是:学习和实践。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以此为借口而忽略自身的学习,无疑是自身的一种倒退,特别是长年带初三的老师。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鱼龙混杂,但如果我们注意学习的话,就不难发现:那些淡泊名利、师德高尚的教师仍占据着教育战线的主流,并且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2005年3月31日,殷雪梅,这位江苏省常州市小学女教师,当一辆轿车向她的学生飞驰而来时,她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用双臂全力将6名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自己却被撞出了20多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韦正雄,这是贵州省一位普通教师,2006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特大的洪灾突然到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抢救被困在一楼的学生。然而,在他家的隔壁就住着他的两位亲弟弟,弟弟两家都是平房,两个弟媳肯定也在水里,可是韦正雄顾不了那么多。待到零晨3点,学生们从死亡线上被救了回来,而只有一墙之隔的两位弟弟两家共7人已全部遇难。如果韦正雄先去救自家人,或许自己的亲人能幸免于难,但他在生死关头他舍弃了亲人,而选择了学生。李明素,这位小学退休女教师,中共党员,2007年7月17日清晨,她的家乡发生洪灾,一幢幢民房瞬间夷为平地,她家的楼房地处洪流中心,随时也有倒塌的危险,突然,她发现离她家50米处的一个屋顶上站满了群众,李明素不顾危险,毅然带领一家三口展开营救,李明素用尽了家里的所有器具、绳索,一个一个将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一个拥有崇高师德的人民教师,连自己宝贵的生命都可以奉送给别人,可想而知,他在知识传授方面还会有什么可以保留的,平时对学生的关爱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当然,笔者并无希望教师们拿生命去感化学生的心灵,但想强调的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塑人,先要塑己,己不正,何以正人?崇高的师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前提和条件。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工作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初三,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的观察能力日益增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眼里都会一览无余。初三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能否对初三的学生产生影响,全在乎我们自身的修养,而只有那些善于学习并与时具进的教师,才能出色地完成初三的教学并跟上时代的步伐。

2.教育学生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学习,是德育高端的重要体现

俗话说,人无大志万事休。志向不明确,或毫无志向,那些人往往就会得过且过;相反,志向越高大,前进的动力也就越充足。初三学生思想日趋成熟,对理想的追求日渐强烈,但他们对前途的认识还是片面的朦胧的,学生人生观的建立还有待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才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才能让学生产生源源不竭的学习动力。在理想教育方面笔者有几点体会:

1、明确我们的德育任务;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要求,我们的德育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这是德育的总的奋斗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结合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在具体明确我们的德育任务。

2、树立崇高的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之际,树立好榜样,其积极意义不可估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理想;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年轻时代就有了“适应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信念;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太空遨游,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9岁的时候就立下了“我要周游世界”的志向,后来终于搭上了“贝格尔号”战舰开始了环球生物考察,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创作出了骇世之作《物种起源》。古今中外可以作为榜样的名人举不胜举。榜样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例如从本校毕业出去考上北大清华的梁节、黄旋,历届的中考状元,参加国际航模比赛荣获金牌的奥运火炬手周志荣,代表广东省直接与国家领导人进行保护少年儿童高端论坛的陈璐……这些鲜活的榜样,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吗?

3、积极行动,让理想的风帆起航;必须承认,无论多好的教育,都不能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伟人,但良好的德育却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充满激情、健康发展,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效的德育,应因人而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合理的发展。有的学生,可引导他朝着学者方面奋斗,有的学生则可以指导他迈向企业家,有的学生可以引导做个守卫祖国边防的解放军,有的学生则可教育他当个光荣的环境卫士等等。崇高的理想,不在于坐宝马住洋房,而在于对一份事业的使命感和神圣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但无论追求什么,都应形成共同的认识:在未来的社会,知识是主导,因此只有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习既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初三,面临社会的选择,需要作好最为充分的准备,这准备既有文化知识的准备,也有思想道德方面的准备,初三的德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思想认识,胸怀远大志向,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社会的选择。

3.善始善终,注重落实,从细节上实践德育高端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谓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包括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社会、关爱自己、不怕困难、热爱生活、追求进步;所谓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习惯。这些品质的形成,需要德育活动广泛细致、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开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习惯和品质才能得到培育的土壤。过去学校开展过许多有益的活动,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例如,学校多次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学生在“感恩”中,收获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理解与尊重,在“成长”中,体验到了拼搏的欢乐与幸福,在“环保”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和谐……还清楚的记得,06年春季的一个雨天,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现场德育活动:小学部展览的书画作品被个别同学撕毁,字画落得满地都是,有的在雨中翻飞,有的被踩在泥水中,有的还剩下一半粘在展览布上,惨不忍睹。学校领导组织全校学生冒雨观看,在场的人无不感到痛心遗憾!往后的日子,再也没有发生过践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了。德育工作无小事,每一个细小的事情都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灵带来震动,这需要我们细心去捕捉。德育工作的落实还在于从一而终,善始善终。毕竟学生是个成长中的孩子,反复是他们的性格特点之一,德育工作需要耐心深入的开展,需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长期的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惟有如此,才能全面落实德育的宗旨。我班有个学生叫邱俊文,初一入校时毛病特别多,上课讲话、追逐打闹、翻爬围墙、抽烟喝酒等无所不为,为了他我动用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采用了多种方法,跟他谈话、教他做事、引导他学习、教他做人,经过两年的努力,如今的邱俊文已经变成了一位文明守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还评选他为副班长,那天家长会他还作为进步代表发言,他的母亲感动得眼泪直流。德育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更需要爱心和方法,只有全面深入去开展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效,我们的高端办学才能真正走向高端!

4.用文化支撑德育,追求德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努力打造德育高端品牌

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德育工作首先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同样还要有吃苦的精神。令人高兴的是,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已初步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德育体系:上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守则》,下有学校、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可谓规范。但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高端办学,所以德育工作必须在追求高端上下工夫。目前,德育高端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让学生享受高雅文化的美,以此来熏陶感染学生、美化学生的心灵,用文化支撑德育高端高端。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物质文化建设。教室的门窗桌椅、黑板讲台、墙壁地板、电脑背投等等,处处潜藏着德育的契机,整洁优美的环境时时都能起到美化心灵的作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学生看得到摸锝着,能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有的教师做得好:学生的书架统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书架是统一的天蓝色,书架帖着规格统一的名言警句字条。整个教室无论纵看、横看,还是斜看,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给人感到十分的整洁、清新。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着重体现出人文关怀,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两三条切实可行的条款。例如,我班的三好学生魏书君给自己制定的制度:“每天提前30分钟到校为同学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调皮的叶伟成给自己制定的制度:“坚持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学习和做人方面的得失。”班级文化建设强调精神风貌树立,大力弘扬自觉努力、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和尊师重教、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总之,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文化的魅力,追求文明、科学、规范和高雅。

5.发扬拼搏精神,勇于夺取中考的全面胜利,用成绩来体现德育高端

初中阶段,最苦最累而又最为关键的是初三。在初三,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一路高歌,而成绩起伏动荡不定或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得浮躁不安,特别是经过几次模拟考后,成绩仍无起色的学生很有可能选择放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德育能做些什么?笔者有一位学生名叫唐浩,个儿矮小,为人老实,学习也很用功,但记性差,理解能力也不强。第一次月考年级排名325名,第二次月考前进到258名,第三次月考又退回到324名,家长很着急,唐浩同学整天愁眉苦脸。我找他谈话,他说了一句“我是没办法的了”,让我感到十分的沉重。我知道他有放弃的想法,于是我从思想上给他灌输了四个方面的信息:一、初三竞争激烈,学习任务繁重,而且困难重重,暂时处于落后的位置,这是客观现实,要勇于面对;二、成功之花是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来的,必须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拼搏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三、列举勤能补拙、勤奋出天才的事例,树立信心;四、指明前进的方向。后来我又单独为他辅导语文,还专门为他出了一分试卷给他考,他考了个81分的好成绩,他的母亲为此还特地打电话感谢老师,尔后,我发现唐浩同学的学习热情大增。我还采用同样的方法帮助了另外一些同学,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更令人高兴的是,现在班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的风气十分浓厚,只要是课间到处是讨论问题的身影,埋头苦读、刻苦钻研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带的是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本来就差,以前有很多行为习惯又不太好,现在看到他们能自觉努力地学习,他们的这种进步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我的内心还产生了一种做班主任的成就感。如果德育工作能激发起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改变他们从前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这是德育的最大成功,因为德育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孩子的学习,同时还改变了他们做学问、做事,甚至做人的态度,建立了一种十分难得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今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还担心他们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的繁荣强大将指日可待!也许,我们所说的“高端”,其深层意义也正在如此吧。

学校高端办学,对我们来说既是个发展契机,也是一个工作挑战。为适应学校的高端办学,在德育问题上,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我们更要脚踏实地,积极面对,多动脑筋,严格要求,高标准、高成效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