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探析

余剑

余剑YUJian(西安文理学院,西安710065)(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摘要院电子政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也必将成为政府政务的主流模式。政务流程再造须以发展电子政务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行政透明度的同时,促进政府政务改革创新。

Abstract:E-governmentisanimportantmeansofbuilding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alsowillbecomesthemainstreammodelofgovernmentaffairs.GovernmentprocessreengineeringneedstotakethedevelopmentofE-governmentastheturningpoint,taketheinformationtechnologyasthesupport,promotethegovernmentreformandinnovation,atthesametimeeffectivelyimproveadministrativeefficiencyandadministrativetransparency.

关键词院政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主流模式

Keywords:governmentprocessreengineering;E-government;mainstreammodel

中图分类号院D630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151-020

引言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科技及其实践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俨然已成为政府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代表。依靠IT技术的科技支持,电子政务具有行政方式电子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行政法律关系虚拟化特点,这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控制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及增加政府透明度功效的同时,也极大减少了暗箱操作带来的寻租机会、让民众获得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有效提高了政府公信力。目前,虽然电子申报和网上审批方式已为大多数政府行政部门采用,但几乎都停留在用计算机程序来代替传统手工处理层面。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传统的政府工作方式和程序必须要重新审视,需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造,以适应政府行政机制改革的需要。

1电子政务与政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及关系1.1电子政务的内涵本文对电子政务的内涵从四方面界定:第一,电子政务以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作为基础,其发展依赖于数字信息技术进步。第二,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事物都应成为电子政务的处理对象。第三,在政府机构事物管理过程中,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信息技术集成,优化重组政府组织构架和其工作流程,消除传统政府结构中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隔立。第四,电子政务应用应使政府工作更公开透明和更有效精简,应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规范及更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应着力于协调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更好发挥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作用。

1.2政务流程再造的内涵业务流程再造概念起源于美国的企业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其核心要义在于借助现代信息科技的充分利用,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及彻底的重新设计,大力提升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成本以及生产效率方面的功效,业务流程再造思想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有效促使企业组织构架扁平化,实现机构精简目标。正因为业务流程再造思想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良好作用,为了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电子政务政府职能平台作用,在政府管理领域中引入该理论,进行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政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以现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科技为技术基石,对现行的政府管理业务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再认识和彻底的重构,使得政府机构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最大限度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第二、通过政务流程再造,建立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明确每个政务流程上应该采集的信息,通过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第三、给予行政办事人员充分权限,发挥每个公务员在业务流程中的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升政府绩效。

1.3电子政务与政务流程再造的关系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平台和技术保障,政务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只有与政务流程再造有机结合的电子政务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1.3.1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平台和技术保障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公众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在电子政务中,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的高速和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了决策高层与执行操作层的直接信息沟通,使政务信息传输方式由阶层型向流通型转变,形成了政务信息内部的无障碍传递和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及协同工作机制,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效能。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对零碎、局部和不同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和优化,使之完整、系统和综合,提升了信息的充分利用价值。依据政务流程的目标和工作方式对政府机构进行重新设置和组合,提高了政府内部各种资源有效整合的效率,为打破政府部门条块分割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得政府部门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和无障碍的优质服务成为可能。

1.3.2政务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在电子政务模式中,电子信息技术只有融合在对应的政府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中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让现代信息科技去迁就传统的落后政务模式是不可取的,也无法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必须通过使用现代电子政务技术对传统政务模式进行彻底的颠覆性再造。电子政务发展建设要以政务流程再造为核心和前提。

随着十八三中全会后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电子政务流程再造作为政府组织绩效改善的强有力工具,将使政府工作更加具有简捷性、低成本性及非排他性等特征,为我国政府践行服务型政府承诺提供了保障。

2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推进策略分析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在带来政府工作方式转变和工作效率提升这些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导致行政部门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权利之争成为政务流程再造的强大阻力。为克服这些阻力和真正发挥出电子政务在改善政府运行机制和优化决策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具体的推进策略可分为重塑政府的管理理念、优化政府的工作流程、精简政府的行政构架和健全政务的绩效评估体系几个方面。

2.1重塑政府的管理理念电子政务流程再造首先应从更新政府及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出发,改变他们的思维定式和处事习惯,彻底摒弃那些不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管理理念。在电子政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要引入现代政府管理思想和理念,以管理理念再造为首要必须完成的任务,坚持以服务公众为中心和以依法行政为原则,着力打造具有服务精神和法治意识、廉洁高效的富有责任感的政府。

2.2优化政府的工作流程在传统的政府部门政务流程中,由于部门繁杂又相互隔绝,使得政务信息破碎且隔离,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给政府履行职能以满足公众需求带来不便,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因此所谓的政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就理应是建立一套贯彻始终、覆盖全面的一体化电子政务流程系统,通过重新完整设计,构建区域内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同时经过合理规制与整合,实现政府内部信息库、政府网站和外部资源信息数据库间的合法数据交换与业务互动,以实现政务模式的重新建构和确保系统能适应政务工作流程需要。

2.3精简政府的行政构架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层次臃肿庞杂而又界限不清,上级对下级的严格控制导致其管理权限变化幅度小,这虽能有效避免行政管理出现混乱,但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和传递耗时且失真,加大了行政成本的同时也使其效率低下。因此精简政府的行政构架的根本,在于通过合并职能相近及裁撤职能不清的部门,简化政府的组织结构,建立各层级之间可有效沟通的桥梁,构建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提高政府组织体系的透明度,促使信息传递更快速、更可靠。

2.4健全政务的效率评估体系健全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前提,效率的提高是目标。采用科学方法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科学计量,能发现现行电子政务流程的缺陷并改进。流程效率和结果效率是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效率的两面,结合效率从系统运行状况、流程耗费及时间占用、技术水平适用和整体服务质量等方面加以考察,全面系统的流程效率评价是包括对人、流程、运转效能和顾客满意度评估四个方面的效率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院[1]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杨幼兰译.改选企业—再生策略的蓝本[M].台湾:牛顿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2]邓崧,刘星,张玲.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2011,9.[3]徐强.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