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

陈妃桂

身份证:44088219840525****

摘要:地铁乘务司机是乘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许多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司机的误操作或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而造成,给乘客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对策

前言

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的力度大小,关系到地铁运行的质量。地铁司机的服务体现着运营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做好乘务司机的安全管理,深入分析所存在的工作难点并制定相应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1、地铁行车安全事件发生

近几年来我国地铁行车安全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发生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年当中的7月和11月,主要的原因在于乘务司机在重大的节假日过后会对行车安全放松警惕,缺乏行车管理。并且将行车事故发生时间具体到一天时看,可以发现主要发生在乘务司机交接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乘车司机刚进入工作状态,工作精神较差,再加上有的乘务司机自身缺乏自觉性,乘务司机容易简化交接工作的正常程序,最终导致行车事件的发生。其次,行车事件主要发生的地点在车厂,由于车厂内部分布部门复杂,进行的各种作业混杂,工作人员多,导致在作业进行时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从根本上增加了行车事件发生的频率。除此之外,对行车事件进行整体分析来看,发生行车事件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乘务司机工作中的出错,在地铁行驶过程中,一般在一列客车只配置一位乘务司机,司机必须长时间驾驶,这使得乘务司机无法长时期保持警惕性,很容易疲劳驾驶。另外,乘务司机在列车中的工作任务要多于其他岗位,也容易在进行工作时由于精力不足犯下微小的错误例如没有仔细检查列车或者在工作时忽视了关键的环节,这些都可能造成行车事故。

2、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的难点

就乘务司机安全管理而言,具有以下难点:首先,地铁企业的员工规模与数量都很大,这就无法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员工,他们更加不熟悉列车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会出现简化作业甚至违规作业的现象,这对乘务管理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其次,在列车行驶中乘务司机一般为单人驾驶,在列车出现问题时乘务司机难以获取他人的帮助,只能靠乘务司机解决,因此对乘务司机的要求很高。另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在列车中应用的高级设备设施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乘务司机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无法对行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除此之外,在地铁企业中,由于对乘务司机的需求较大,管理人员会缩短对乘务司机的培训时间与周期,让乘务司机在缺乏完整的行车知识和职业素养就快速上岗,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3、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

在地铁乘务的管理中,只有将安全放在管理的首位,将安全的理念融入生产当中,才能使列车正常行驶,减少发生行车事故的频率。

3.1创造员工归属感

员工的归属感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一段时期之后,会对企业和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与使命感。这种归属感对于乘务司机提高自身的责任心非常重要。培养这种员工的归属感可以通过企业管理人员与乘务司机增进交流与沟通来培养,管理人员定期与乘务司机进行沟通,来理解乘务司机的建议和意见,并对乘务司机进行心理的安慰与鼓励,使员工与领导之间互相理解与认同,乘务司机会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另外,企业决策的公平性也会影响乘务司机的归属感,只有企业对每一位员工遵循公平的奖罚机制,企业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员工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对乘务司机的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归属感,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形象、习俗、礼仪等价值观表现形式的调节,使司机队伍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共识,更能在行动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实现员工彼此间的认同、对领导的认同,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的认同,产生“企业员工亲如一家”的感受,真正实现员工归属的需求。

3.2对关键人员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在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中,要选取关键人员。关键人员是对地铁行驶时有着关键作用的工作人员。关键人员的选择必须要从综合素质、两级一化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在选择之后,要对关键人员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乘务司机存在的个人缺陷加强防范与管理,并采取帮助与引导的方式使乘务司机主动改善自身的缺陷,在完成工作时能更加专业化。另外,管理人员要在重要的时间和关键性的环节上对乘务司机加强监督与检查,使地铁现场行驶的错误得到有效控制。

3.3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

对乘务司机进行培训,是地铁乘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项。培训的对象不仅包括新员工,而且要包括入职后的老员工。新员工在正式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工作业务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这样在上岗之后能够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之中。老员工的定期培训也不可忽视,老员工一旦不定期进行回炉培训,不仅不能巩固专业知识,还会缺少对新技术的吸收。因此定期的培训机制可以为企业提供业务精通、思想稳定的员工。另外,培训系统与机制也要不断地完善,培训人员首先要拥有熟悉的业务经验才能使员工掌握正确专业的知识。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对乘务司机思想的教育,提高乘务司机的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在培训当中使用的方法也要适时的做出改变,可以增加现场实战演练,让乘务司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提高乘务司机的学习效率。

4、结语

综合而言,对乘务司机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在对乘务司机进行管理前,要清楚地认识到管理的难点,再根据这些难点对症下药,在管理中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对关键人员的管理,还要对新老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吸取国内外地铁安全管理的优秀经验与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安全出行,为人民带来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龙威,张红欣.广州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09(05)

[2]陶思宇,屈明月,黄树明.铁路乘务管理新模式下财务清算办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03)

[3]戚秀卫.如何做好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