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较完备的社会系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建立较完备的社会系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黄贤钢

——芦溪县农村敬老院管理、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黄贤钢

(萍乡市芦溪中学江西萍乡337200)

【摘要】随着计划生育的连续,我国缺少儿女赡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各级各类敬老院,大部分敬老院在运营与管理上面临诸多困难,需要社会共同才能加以解决。因此建立需要较完备的社会支撑系统,才能提高老人的幸福感,便之能够愉快地度过晚年。

【关键词】社会支撑;生活质量

Establishacomprehensivesocialsystem,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theelderly

--LuxiCountynursinghomemanagement,theelderlylivingconditionssurvey

Huangxiangang

【Abstract】Withmoreandmorecontinuous,ourlackofchildrenalimonyelderlyfamilyplanning,moreandmoreolderpeopleintoalllevelsofalltypesofhomesfortheelderly,mostofthenursinghomeisfacingmanydifficultiesintheoperationandmanagement,andinneedofsocialcommontobeaddressed.Thereforetheestablishmentofcomprehensivesocialsupportsystem,inordertoimprovethewell-beingoftheelderly,it'scanhappilyspendtheirtwilightyears.

【Keywords】Socialsupport;Qualityoflife

2011年11月23日,江西省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表明我省老龄事业工作已步入更快发展的新轨道,规划的发布说明全社会更加关注老龄人生活的。因此我对我县四个敬老院开展了访谈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敬老院在硬件设施上实现了提挡升级,但是在运营与管理上却面临诸多困难,突出表现为:“四多四少”,这些困难已成为制约敬老院健康发展的瓶颈,并日益突出。

1.经费收入少,运营支出多

资金是保障敬老院正常运营的关键要素,是开展各项供养服务的前提条件。在目前的运营机制下,敬老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五保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的集中供养经费,这部分资金由市、县、乡镇三级财政按照2:1:1的比例予以配套。每年民政部门另发放的救灾粮、油,以及自己种菜、养猪,逢年过节当地个别企业的捐助省去敬老院一部分支出,但是,敬老院的运营支出仍超过供养经费。特别是在敬老院建设提档升级后,随着五保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仅计算饮食、每月零用钱、冬季取暖等基本支出,就入不敷出。(参见表一)由于经费紧张,敬老院往往负债累累,陷入困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很多敬老院因此将是否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做成最主要的工作,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院方的工作。

表一:敬老院经费收入支出对比情况(单位:万元)

2.工作人员少,服务需求多

敬老院工作力量薄弱是农村敬老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目前各乡镇敬老院一般配有工作人员3-8人,其中院长、炊事员、护理员各1人,规模大的敬老院另有书记、副院长、副书记等管理人员及办公室、门卫等辅助人员。其中从事具体服务工作的人员也就2-5人,没有专职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大多数为临时工,每月工资一般为700-900元外加少许奖金,待遇较低,还缺少保障,再加上敬老院经费紧张,无力支付更多工作人员的工资,造成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力量不足,很难满足五保老人的各种需求。特别是随着五保老人年龄的不断增长,体质逐渐衰弱,更加需要有人照顾,他们对饮食起居、医疗卫生、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一级护理的五保老人,更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护理和照顾,然而,现有的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承担如此繁重的任务。此外,由于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临时聘用的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知识,素质较差,服务水平较低,很难为五保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各敬老院急需护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3.社会参与少,政府负担多

目前,由于各乡镇敬老院自身创收能力较差,社会参与、支持力度较小,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来维持正常运营。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来说,尚能勉强维持;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镇来说,其敬老院的运营已陷入困境,拖欠工作人员工资现象普遍存在,敬老院已成为当地政府的包袱,五保老人供养水平也大打折扣。

4.物质上关怀较多,精神上关怀较少

所有敬老院在一年四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都会组织老人聚餐,并分发节日礼品,在每位老人生日这天,敬老院还会送上生日蛋糕,表示生日祝福。但社会对老人的关怀侧重于物质方面,精神上关怀较少,产生了大量的心理问题。典型如心理空虚,或者叫黄昏心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调查发现:敬老院都有设施较完备的室内娱乐室,室外娱乐设施,但老人有少用,特别是在冬天。在敬老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偶尔无清醒意识的老人肆意弄出各种声音之外,整个敬老院都安静得可怕,没有交谈、欢笑的声音,仿佛到了这里就是等待一场人生最后的判决,大多数老人的娱乐活动不是看电视就是烤火、晒太阳,一些比较有情趣的活动,比如上网,打太极等他们从不参加,在调查时我发现他们太寂寞了,太希望有个新人多陪着他们聊聊天了。被我们调查的老人像许久才能找到一个聊天的伙伴一样,和我们讲述他们一生中峥嵘的片段和坎坷的历程,看得出来聊天后他们荣光焕发,心情也都更愉快了。

对于以上问题,需在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建立较完备的社会支撑系统,提高老人的幸福感。

4.1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娱乐设施;五保老人供养金是敬老院经费的主要来源,目前物价水平不断上涨,敬老院的运营支出普遍超过供养经费,大多数敬老院负债累累,陷入困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希望政府能在保障各项供养资金及时到位的同时逐步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标准,保障五保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娱乐设施,使老人不仅可以进行打牌、下棋、打台球活动,并配备各种辅导人员帮助和指导老人进行绘画、手工、服装剪裁等学习活动。使老人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身体与心智同时得到锻练。

4.2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专业化服务水平;可从乡村干部、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取一批富有爱心、热爱为老人服务、吃苦肯干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年轻有为、专业知识较高的人员。并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同时,通过技能培训和外出考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3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议敬老院将各项经费、物资以及生产经营账目等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向五保老人公示,接受监督。探索“以老管老”的民主管理模式,组织身体较好并且服务热心的五保老人,组成敬老院事务管理委员会,参与到服务护理、膳食管理、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工作中去。这种模式既能充分调动老人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管理成本,实现双赢。

4.4提升敬老院自给能力;比如有条件的敬老院可以联系相关企业,组织积极性高、有一定技术的老人为企业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那不但可以增加老人们和敬老院的收入,更可以体现他们的价值。另外,可以有条件地吸收部分非五保老人有偿入住,既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又可增加敬老院收入。同时,可以把敬老院建设成为集养老、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中心,在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的同时增加敬老院收入。

4.5关注老人精神生活,消除心理隐患;可仿照日本制定一套让老人们“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课程”。人的衰老与思维不活,精神不佳密切相关,尤其是老年人本来脑细胞就老化,反应迟钝,不动脑筋,精神空虚,会加速他们的衰老。

每天给老人布置作业,并且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让老人们要像他们上小学时一样,快速开通脑筋,认真而且准确地完成中心布置的各种作业。作业内容要多而难度要小,既要有数学计算题,写作以及国际国内时政问答等思维训练,又有钓鱼、书画、园艺等技能方面的,即可让他们开动脑筋变得年轻。又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