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

师献辉

偃师市第二高级中学471923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教育对全民族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注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教育素质化、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必须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大班授课、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以实践性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大班授课效率不高的现状,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高中教育蓬勃发展,我们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资源虽然逐年增多,但是由于庞大的学生人数,使得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大班授课成为绝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让许多学生都不能参与到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以实践性为特征的信息教学更是不利。在短时间内大班授课的模式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教学人员可以从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可以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实践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各个学校都能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但是在其实践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有部分教师尚未认识到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在高中阶段,不断提高其学习成绩,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是最重要的目标,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应用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

其次,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固定与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互动有限,教学效果欠佳。

再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性。由于外部的客观条件,如学生家庭教育条件、

地区教学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甚至有部分地区的学生在高中以前没有学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这会为教师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与困扰,对教学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常见的形式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分组合作学习常见的教学形式,包括课堂内分组学习、课下分组学习、网上分组学习以及网下分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分组,并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议题,要求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讨论与实践,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各个小组对其观点进行表述与交流,还可以展开辩论。该分组合作的形式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网上与网下,当学生离开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时候,仍旧可以进行交流与讨论。这种形式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情感联系,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同窗情谊,也可以以此作为加强班级文化的一种纽带。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更好推进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

1、注重课程合作性

对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是其在高中信息教学应用的灵魂。信息技术不同于数学、语文等传统的学科,教师在课程教学完毕后会给学生布置与知识相关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以操作为主,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要结合学习小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通过协作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小组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对小组分工不能灵活的掌握,因此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将其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给予其相应的小的任务。以PPT做校园文化展示为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各司其职,如文采好的同学负责文字编辑,善于动画的同学负责幻灯片切换方式的制作,美术功底较好的同学负责图片的排版等。

2、教师定位科学性

小组学习的展开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地位,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规划者、教授者,与此同时还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参与者。小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教学说教,而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引导,更加注重学生的通力协作。虽然学习小组通过交流能够完成许多教学任务,但是其能力必然有限。教师布置完任务后不能放任不管,要时刻掌握学生完成的进度,对其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给予帮助。如布置使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的任务,许多学生对word图片编辑的操作不是很熟悉,教师就应该给小组成员讲解相关的操作方法。

3、注重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约束的能力,还应鼓励学生学会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如通过word相关命令的使用,让学生以此类比来大胆的尝试PPT等类似命令的使用。

四、结语

目前,在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教育理念还存在偏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分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於有松.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廖雅婷.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