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液消痔灵行肛门垫悬吊固化术后全身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原液消痔灵行肛门垫悬吊固化术后全身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陈伦基蔡砚豪崔志谦

陈伦基蔡砚豪崔志谦(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511436)

【摘要】目的探讨原液消痔灵肛垫门悬吊固化术后的全身毒副反应。方法随机抽样实验用小白兔10只,取消痔灵原液3-4毫升/公斤体重,于肛门3、9点位一次注入直肠粘膜下,分48小时、一周后抽静脉血,做肝肾功能凝血4项,观察消痔灵全身影响。结果10份标本全部肝肾功能凝血4项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原液大剂量消痔灵行肛垫悬吊固化术后影响仅限局部,无全身毒副反应使用安全,内痔止血是局部作用产生,对全身凝血系统无影响。

【关键词】消痔灵原液全身毒性影响家兔

【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021-02

2012年我院成立采用原液消痔灵替换PPH行肛门垫悬吊固化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课题研究小组,[1]课题方案中使用消痔灵原液40毫升于直肠粘膜下环状扇形注射,剂量较大,选用消痔灵原液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大剂量消痔灵原液行肛垫悬吊固化术后的全身毒副反应,本实验是课题的一部分,为临床提供安全性理论依据。现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对象

实验用新西兰小白兔,随机抽样10只。体重为1.5-2公斤,平均1.2公斤,兔龄3-4个月。实验动物来源及实验完成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实验目的

消痔灵(生产厂家:吉林省集安易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6175)小白兔药物毒理研究:主要研究消痔灵对小白全身肝肾功能及凝血系统等全身毒理影响。

1.3实验方法

1将小白兔做静脉麻醉。2麻醉成功后取消痔灵3-4毫升/公斤体重对实验用小白兔于直肠3、9点位黏膜下进行注射。3.于48小时、一周分别抽静脉血分别做肝肾功能、凝血4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48小时抽血生化结果见表

注:SGPT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SGOT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Cr肌酐,BUN尿素氮与家兔生化正常值比较,[2]全部在正常范围。一周后的结果相同。

3.结论

消痔灵肛垫悬吊固化术后影响仅局限局部,无全身毒副反应,止血作用是局部作用产生,对全身肝肾功能、凝血系统无影响。

4.讨论

本课题研究使用原液消痔灵行肛垫悬吊固化术剂量大,使用原液局部注射后其全身毒副作用未见相关报道,有报道消痔灵配利多卡因引起全身毒性反应[3],可能是利多卡因引起。1994年Londer的“肛垫下移学说”和1975年Thomson的“肛垫学说”是PHH产生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将痔的发生归结于病理性增大,肛垫位置下移和血管结构改变导致。实验注射的消痔灵的主要成分为从中药五倍子、明矾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混合制成,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动物实验可以得出对生物体局部组织有着较强的组织纤维化、蛋白凝固、收敛、抑菌和无菌性致炎等作用,针对内痔、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硬化剂。但临床使用该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一旦进入体循环会不会对人体内部其它重要组织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次研究将消痔灵原液和低浓度溶液分别对家兔进行静脉注射,定量、定时对效果进行,结果表明所有实验选取的家兔行为活动和摄食等状况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运用组织病理学对家兔的静脉内皮细胞、心、肝、肾进行检测,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必须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在药物注射处的静脉内皮即最先接受药物作用且药效最强的部位也并没有以发现损伤,这与临床报道中提到的注入该药治疗内痔、血管瘤腔内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一致,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导致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是药物注入静脉后很快被机体循环的血液所稀释,大大降低了药物浓度,从而不会对血管内皮及体内其它重要器官造成损伤。而临床采用该药在治疗的过程中则是将药物注入内痔或血管瘤腔的同时又对其周围组织进行注入,结果药物发挥作用,对阻断内痔或血管瘤的血流来源起到一定的作用,使瘤腔内药物可保持较高的浓度,延长药效的发挥时间,进而达到治疗目的。本实验结果未见全身反应,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消痔灵原液因是硬化剂,产生局部硬化作用强而迅速,几乎不被吸收,只在局部起作用;二是可能吸收后本身没有毒副作用[4],其局部给药是否被吸收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本实验证明消痔灵对全身凝血系统无影响,旁证消痔灵局部止血作用,消痔灵大剂量原液局部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蔡砚豪,赖济环.消痔灵行肛垫固化术治疗41例重度混合痔[J].《中华胃肠外科》,2011,14(3):220.

[2]丁正梁,王如玉.家兔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J].浙江畜牧兽医,1981(2):20-26.

[3]周秀扣,傅红霞.消痔灵配利多卡因注射内痔致严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第02期:20.

[4]王天祥,刘桂芬等.消痔灵注射对家兔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第四卷第四期:553.

[基金项目]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Z-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