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小议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张朝

江苏联欧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可以居住在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一份绿色,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可赏、可玩的空间。使人们的心情愉悦、心旷神怡。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步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1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要点

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要素有自然山水、地形植物、建筑设施、社会风土人情、伦理道德等等。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求在完成园林绿地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运用各构成要素,合理利用土地,进一步详细地进行各项用地的空间环境塑造。它涉及到居住区园林建筑、广场、道路、景观水体、地形塑造等的综合环境景观设计的过程。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注意:

1.1整体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是一种强调环境整体效果的艺术。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室外建筑的构件、材料、色彩及周围的绿化、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而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性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1.2社会性

要通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人文、历史、风情、地域、技术等多种元素与景观元素的融合以及多元化空间的设计,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倡导公众参与,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际交往。

1.3地域性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竞争、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进行空间艺术处理,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应结合规划用地的自然条件与周边环境特性,将原有景观要素充分利用,并使其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设计,避免雷同单一[2]。

1.4人文性

环境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环境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域文化的特征相适宜,并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各种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除了关怀人的精神需求外,人文性的内涵还包括在景观设施的设计中,各项设施的设计应处处以人为本,满足居住区中老中青少幼、健康者与残疾人等的多种使用需求。

1.5艺术性

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室外空间包含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部分内容。有形空间包含形体、材质、色彩、景观等,它的艺术特征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而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是指室外空间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的全面体现才是环境设计的完美境界。

1.6主题性

主题是景观的灵魂和精髓,指导设计形成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每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都有强烈的主题文化特色,为自身建立鲜明的公众形象。

2总体布局构思

主题是景观设计的灵魂和精髓,在设计中,往往更有可能体现对地域人文、社会历史传统的尊重。在繁忙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劳累工作之余放松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大自然的山水、林木、花香鸟语、朝阳晚霞都是人们留恋和向往的生活,人们渴望融入自然的怀抱。基于这一想法,本项目采用“以人为本”作为本小区的主题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也是园林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本项目将居民的日常生活融入有机的生态环境,模糊室内外界限,为住户提供一处全新的现代休闲生活场所,充分发掘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故里居住者亲近自然,接近自然,真正体现回归自然的现代生活理念。

3道路系统规划

3.1人车分型的布局原则

(1)车行与步行在空间上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系统

(2)车行系统分级设置

(3)设必要的停车空间和枝状尽端回车场

(4)步行路应结合绿地、户外活动场所、公共服务设施

3.2道路的分级

(1)车行道: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于解决居住区内、外的联系。车行道宽度10-14米。

(2)一级人行道:是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的道路,车行道宽度8米。

(3)二级人行道:住宅群内的主要道路,车行道宽大约4米。

(4)游步道:居民游步于各景点之间的小路,一般路宽2.5米。

4植物种植设计

生活在都市的嘈杂中,人们渴望回到绿色的自然中去寻找那份丢失的宁静,高层住宅区的绿化景观以规整式生态设计为主导,以列阵乔木、规整水系、绿坡草坪构成植物景观体系。为居住区内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同时塑造了全新的住宅区景观。

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具备自然和谐与休闲的植物作为主导元素。从沿街到内园以丰富多样的乔木作为其背景树种,或者是在主要的景观节点作为景观树。高大的常绿树与落叶乔木、灌木、花灌木花卉、草坪相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的自然绿化景观。例如春夏两季,争相斗艳的花、灌木竞相开放;秋季片片红叶,层林尽染,放眼望去,壮美的景观连绵不断;寒冬腊梅、侩柏、雪松等常绿乔木傲立风雪之中与耐寒灌木、花卉形成丰富的色彩。

5景观小品规划设计

景观小品设计原则:兼顾统一性与个性,做到全局整体统一,局部各有特色。

功能——使用方便,适合各年龄段的居民活动,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样式——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结合环境氛围进行设计;

设置——根据居住区游线安排及游人行为心理特点研究,进行规划和景观构图,把与人们各式各样的行为活动相关的设施组合在一定空间中;

材料及色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用时间逾久而韵味效果增强的材料。

小品按功能主要分为休憩类(坐凳,休息廊,休息亭),环卫类(垃圾桶),照明类(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构筑小品(景观廊架,景观雕塑,景门,景墙)等。

结语: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绿化应有的原则上进行布置,并加入自己的智慧,全体和局部得到统一,定能设计出优秀的绿化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宋永昌.田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浩,谷康.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SimvanDerryn,CowanStuart.Ecologicaldesign[M].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6.

[4]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5]吕勤智,冯阿巧,刘美星,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0-43.

[6]俞卓.泉州“海丝”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的思考[J].装饰,2010,(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