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改革研究

陈美芳

(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福建省福州市350007)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其中也包括教育教学领域。与此同时,社会上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社会出培养出实用性人才。本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概述,讨论教学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如何创新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希望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

为确保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职业教育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专业课教学和文化课教学,实现理论与操作并重。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具有层次性,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

职业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实用性人才,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而实现学生更好的就业。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下,学生得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也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以上素质,学生可以在工作中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于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大有益处[1]。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法

(一)制定当前社会所需人才具备能力的一体化教材

职业院校要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实现教材内容的创新,可以让人才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具体说来:在教材制定之前,教材编订小组要走访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企业,与企业管理层和一线生产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以此了解社会上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还要典型案例和操作实际相关的资料,便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教材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便于实现理论指导实践[2]。

(二)营造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条件

职业教育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革要以五个一体化为指导方向,以培养出应用人才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教学结构以及学生实际工作流程。结合多方面因素打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的改革方案如下:首先,教学内容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岗位设置,在一体化教学方案制定中,要考虑到行业发展方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实效性,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其次,教学方式一体化。统一电子信息教学流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要打破以往灌输式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张用理论指导实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再次,教学环境一体化。为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职业院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进行操作,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开展理论教学,进而打造一体化教室。第四。师资队伍一体化。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先决条件。职业院校要培养双师型导师,打造理论知识过硬,同时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指导学生的基础操作。企业要为教师提供轮训的机会,在电子信息教学中,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授课,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实现提升。最后,教育教学一体化。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教师不仅要成为教书匠,还要成为塑造学生品德、品行和品味的大先生。因此,在电子信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教会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一体化[3]。

三、如何创新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首先,接受任务。教师要给学生制定任务单,学生接受任务单时要观察任务目的任务内容和任务要求。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兴趣的引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分析任务。要深入分析任务单的具体内容,如何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说来要考虑到任务难点。要利用的知识点。以及需要利用到哪些技术和设备。再次制定方案。该环节可以通过小组共同商议出最佳任务流程图。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知识和技能制定计划。最终细化方案内容,确保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每组要委派一名代表,详细说明项目方案。第四,完成任务。通过学生的不懈努力,按照既定的方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培养。最后评估总结。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进一步完善方案,并且进行成果展示。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发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融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大大提升,正成为课堂学习主体,进而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4]。以《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投票表决器的制作任务,向学生提出设计要求,然后让学生分析如何选择译码器和显示器,学生会想到表决器有“是”、“否”、“放弃”三种可能,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原理图,确定项目方案为:a表决器电路;b统计电路;c译码电路;d显示电路,在操作中还要考虑如何利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部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取得重大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团队配合意识都得到有效培养。师生在课堂中形成有效互动同时。在教材的完善和教师队伍的打造下,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创建中,真正打造了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5(18):242-242.

[2]郭红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下),2016(4):93-93.

[3]孙凤恩.浅谈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体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4]王丽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