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论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谭健欣

佛山市顺德区睿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28313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筑建设的加快,建筑内人员密集,重要的设施设备多,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遭遇火灾蔓延速度快和人员疏散困难等多种问题,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控火及灭火的安全性,实际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鉴于此,本文就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1、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现状

尽管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持续被应用到建筑行业并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留意:首先是研制新型减压、稳压设备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有确保供水压力,才可以保证建筑供水作用的稳定性;其次,如果研发出比现行技术更加高效节能的供水技术,不仅会使消防系统稳定、节能,还可以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再次,对新型供水管道的研制。管道是整个供水系统的“脉络”,对新型供水管道的研发是保证建筑给排水体系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最后是设计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的问题。对建筑来说,建筑楼层多而且居住和进出的人员相对复杂,使得相关火灾消防管理的工作很难进行,所以在目前的形式下,研究自动化消防控制体系不仅可以为建筑的防护功能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也是建筑行业需要为此投入大量精力的重要课题。

2、建筑工程火灾的基本特点

2.1火灾隐患多

建筑的结构功能比较复杂,使用人数多,人员流动频繁,火灾隐患多且不易发现。而且建筑装修豪华,室内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如家具、窗帘、地毯、吊顶装饰等,发生火灾时燃烧猛烈。加之建筑的竖向井道多,如电梯井、楼梯井、通风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道、排气道等,它们都是火灾蔓延的通路,形成“烟囱效应”;加上这些竖井的抽风作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楼层越高,抽风越强,火势越猛。

2.2人员疏散困难

由于建筑人员众多,不少公共活动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火灾时增加了疏散的难度,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建筑发生火灾后,常因通讯联络失控,往往下层发生火灾,上层仍然未知有其事。目前国产登高消防车辆尚不能满足建筑安全疏散和扑救火灾的需要,不能将人员及时疏散到室外。尤其是在高层旅馆建筑中,人员众多,人地生疏,给安全疏散增大了困难,更易导致惨重事故。

2.3火灾抢救困难

建筑消防设计立足于“自救’,其灭火设备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灭火设施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扑灭初期火灾至关重要,但现场人员一般对灭火设备不会使用或无力使用。消防人员到现场后,由于建筑高度较高,普通消防车的供水高度已远远不能达到要求。消防员登上高楼,不仅体力消耗大,还可能与消防中心、水泵房等联系不便、配合困难,楼高风大、火势猛,消防队员在高热、浓烟下操作,比一般火场难度大得多。

3、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要点分析

3.1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

在选择消防给水方式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供水可靠性、投资大小、能耗高低、设备宜集中设置还是分散设置、对水箱占用上层使用面积的限制,可能产生的噪声和二次污染,运行和维护管理是否方便以及外网供水能力等,同时应咨询当地消防部门的意见,从上述各类给水方式中选择适合于建筑物特点的消防给水,或者采用几种消防给水方式的组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3.2消防水池设计

消防水池供水是指在建筑内设置大容量消防水池,平时在消防水池内贮存水源,火灾发生后通过消防系统利用消防贮水进行灭火,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消防供水方法。通常的设计方法是从不同进水方向的两根市政给水管上引出两根进水管形成室外环状消防供水,以确保室外供水的及时性与安全性。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设计要考虑到所在城市的市政供水能力,若城市供水系统不能保证市政供水的安全性则必须增大消防水池的容量,若室外给水管网能够保证室外消防用水,则消防水池的容积可适当减小,只须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即可。

3.3消防泵房设计

3.3.1消防水泵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重视,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相对功率小的水泵,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在有效的保证整个水泵系统的运行以及并联操作时上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3.3.2应将导流墙设置在消防水池吸水槽中,以保证消防水池吸水槽没有死角。

3.3.3在消防泵房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布置消防泵房时应与电气专业协调,预留好控制箱的摆放位置,控制箱摆放位置既要符合电气专业要求,同时应不与湿式报警阀以及消防泵出管冲突。

3.3.4相关人员要依据水泵的运行效率对水泵进行相应的调速,以便能够确保并提高水泵运行的效率。相关设计人员还要通过对消防泵进行防超压设计,以便有效地保证水泵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3.4消防栓设计

室外消防栓的数量应按规范规定的室外消防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防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室外消防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设计时,必须区分不同的情况,当室内消防用水由室外管网提供时,室外消防栓的数量决定于水泵接合器的数量,一个室外消防栓对应一个水泵接合器。消防栓箱可以说是整个消防给水系统的终端,消防栓设计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都有两个消防栓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对于消防栓距离,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50m。

3.5水泵接合器数量的确定

水泵接合器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内用水不足时,连接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管网灭火的装置。根据相关规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来计算确定。水泵接合器数量的设计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得出,并应按当地消防部门实际情况,参照消防车所提供的室外供水能力综合考虑。

3.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当在供水管道最高处安装排气阀以排除管道里的气囊。应当在每个防火分区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的最低点和水流指示器后设置泄水口,以便于自动系统的维修和喷头的调整布置。在喷淋泵和消火栓泵的总出水管道上,应当分别安装一个压力表,用于随时检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采用大面积格栅吊顶时,要保证喷水强度值而且随时校核喷淋泵的出水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了报警阀组的工程,可以将从泵房接出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敷设成一个大型环网,将报警阀组分散设置在需要的地方。

结束语

我国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面还相对滞后,为了完善消防给水系统,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就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有关的设计,在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及当地主管部门有关条文条例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消防给水系统,从而保障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伟杰.浅谈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关键技术[J].江西建材.2015.

[2]申启君.浅谈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3]商标.浅谈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J].华东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