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左侧骶髂关节完全融合一例观测报告

/ 1

先天性左侧骶髂关节完全融合一例观测报告

许波李乙潘娟龙伶方栋吴长初

许波李乙潘娟龙伶方栋吴长初(湖南长沙医学院410219)

我们在人体科技馆标本时发现一例左侧骶髂关节完全融合标本(24号),现报告如下。采用非测量性观察、体质测量和X-影像分析考察:左侧髋骨和骶骨完整,右髋骨已自然分离(图1)。骶骨右侧耳状面呈“L”形,关节面凹凸粗糙,骨质疏松。左骶髂关节完全融合,其前面和上缘有细小骨棘,表面骨质正常,其骶髂关节后融合面较为粗糙。由上至下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滋养孔。经参考人民卫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人解剖学数值》,骨盆入口正中矢径(mm):95.67(110.00~120.00),左坐骨大切迹最大宽(mm):44.10(男:52.03,女:59.59),左坐骨大切迹最大深(mm):41.25(男:37.33女:34.61);右侧耳状面最大长(mm):55.30(男:52.82-53.58女:47.15-47.65)。骶髂关节前上位X--影像图显示(图2),左骶髂关节融合处均有整齐的骨小梁排列,与其相邻骶、髂骨的行走方向一致,并无不规则阴影[1]。综上述观测结果初步分析,该骨标本可能为一男性先天性左侧骶髂关节骨性融合畸形。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骶骨耳状面由肋剩件的单独骨化点骨化[2],髋关节耳状面由副骨化点于20~25岁与髋骨的主要部分愈合。本例左侧骶髂关节融合部有数个滋养孔独自供应血液。可能与胚胎骨发生及青春期过度发育,从而导致左侧骶髂关节完全融合。因此,笔者认为本例观测报道,对于人体解剖学与胚胎发育学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奎龙.骶髂关节融合[J].延边医学院学报,1982,5(2):18-20.

[2]河北新医大学.人体解剖学上册[M].1977,11:256-257.

[3]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湘教通[2010]244号(导师:吴长初)

(收稿日期: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