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撑起关爱的蓝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为留守儿童撑起关爱的蓝天

余致琼

余致琼

(奉节县朱衣小学重庆奉节404600)

现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却无可奈何地把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孩子们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照顾,但却在缺少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导致“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这对建构和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极为不利。上学期我对我班62名学生进行了统计,情况如下:父母都不在家的25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20人。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可见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迫在眉睫。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肩负着让每一个儿童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义不容辞地应让这些儿童享受温暖、健康成长。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这里,结合我们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说说我的做法。

1.掌握情况,建立档案

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2.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加强情感教育,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还聘请另外一位老师和我一起当好学生的“代理妈妈”。同时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2.1制定计划,注重平时。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2.2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也千差万别。我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李成,其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其60多岁爷爷奶奶代为管理,平时喜欢上网,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爷爷奶奶根本无法管理。我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去调查了解生活,有意识地和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他与父母通过QQ聊天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教育,一次,我发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改到以前的缺点,努力学习……”,后来,他认真学习,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3消除痼疾,促进健康。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自己注重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加强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他们,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平时工作中,我建立了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刘淼,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兄弟二人,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缀学少年,在家里学着抽烟打麻将。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

总之,教育好下一代,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开一片艳阳天,让他们跟其他的孩子一样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下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