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黄冬燕

(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镇黄姑卫生院浙江平湖314203)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常规健康管理组(n=35)和社区护理干预组(n=35),在对全部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健康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常规健康管理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健康知识合格率与社区护理干预组相比,数据对比结果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反映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相较于实施常规健康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在提高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健康管理;老年慢性病;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20-02

本文将7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探讨其对患者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不同管理方式分成常规健康管理组和社区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5例患者。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8;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6:19。两组患者中,最大年龄均为85岁,最小年龄均为65岁,中位年龄均为(75.6±1.4)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实施分析,若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未显现。

1.2方法

1.2.1常规健康管理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实施用药指导等[1]。

1.2.2社区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同常规健康管理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该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知识宣讲:每周定期组织老年患者参与健康教育课堂和讲座,向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为其讲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相关常识,指导其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坚持按时按量用药等,对其“三低”(服药率低、知晓率低以及控制率低)及“三不”(不难受不吃药、不规律服药及不爱吃药)等进行及时纠正[2-3]。(2)心理疏导:慢性病治疗需经常吃药,导致许多老年患者对其家属产生愧疚心理,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情绪波动对其血压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对此,须对老年患者予以充分的心理疏导。通过耐心、细心的沟通、交流,掌握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问题实施相应处理,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辅助治疗工作,共同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营造和谐、温馨家庭氛围。(3)运动指导:告知患者每日至少运动一次的重要性,每次运动可在30min内步行3km,每周最少运动五次,将运动量和运动幅度控制在中等以上。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护理后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2)观察老年慢性病患者血压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3)观察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量表评分情况。

1.4满意度判定标准

(1)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中,采用记分制进行评分,整体分数和为100分,评分>70分,表明老年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方面合格;(2)日常生活量表中共20个项目,采用四级制进行评分,每项四分,主要内容为完全自理、部分自理、需要帮助、不能自理,评分<20分,表明老年患者存在日常生活障碍。

1.5统计学方法

将参与本次研究的7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输入SPSS21.0统计学软件中实施分析,χ2检验过程中,选用率(%)的形式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t检验过程中,选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待数据对比后,所得结果为P<0.05,判定为统计学意义显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合格情况对比,详细数据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慢性病具有发病慢、疗程长、影响大等特点,相较于急性病,其容易被忽视。而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的认识,弥补传统健康管理中的不足。通过组织健康知识课堂和讲座,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老年患者意识到健康饮食、科学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按时按量服药,主动进行身体锻炼。本次研究中,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知识合格率明显低于社区护理干预组,而前者血压水平、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后者。本次研究结果与吴浙义[4]的研究报道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

综合上述分析,应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控制老年慢性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癌病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存活率。

【参考文献】

[1]陈贻.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56.

[2]马莉静.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9):115-116.

[3]曾传菊.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5):47-48.

[4]吴浙义.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