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

周钰娟

周钰娟

(甘肃省天水市卫生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本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期间的护生25例作为观察组,以本院未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期间的护生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及应变能力评分,分别(93.54±2.05)分、(94.18±1.52)分、(96.52±1.00)分及(94.78±4.20)分、满意度96%。对照组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及应变能力评分,分别(80.49±5.62)分、(85.61±1.59)分、(87.41±1.63)分及(82.59±3.72)分、满意度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提高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

前言:近年来,随着产妇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难度逐渐加大。提高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质量,有主培养出专业素质较强的人才,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减少护理风险,改善护理效果。有研究指出,将人文素质教育应用到妇产科的临床模拟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期间的护生中,随机选取25例作为观察组,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方法,观察了教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期间的护生25例作为观察组,护生性别:男/女=1/24,年龄(23.36±4.58)岁。以未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期间的护生25例作为对照组,护生性别:男/女=2/23,年龄(24.10±3.59)岁。两组护生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观察组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方法如下:(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其护理需求,想患者所想,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具体而言,护理人员应确保态度良好、面带微笑、有耐心、专业性强、风险防范意识强,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2)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流程:①模拟病人的选择:临床带教老师可作为模拟病人,带领学生展开教学。模拟病人的职责,在于扮演不同疾病的病人(如:先兆子痫患者、胎盘前置患者、瘢痕妊娠患者、产后抑郁患者等),并利用表情、声音、肢体动作等,模拟病人的表现,为护生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②编写典型病例脚本:带教老师应结合大量的典型病例,编写典型病例脚本,提高情景模拟的真实性。③环境准备:编写脚本后,带教老师应根据不同的病例,为护生建立典型环境。例如:产科环境中,应包括宫颈及阴道模型、产钳、胎头吸引器、新生儿模型等。④问诊:当护生进入模拟情景之中后,应通过自我介绍、问诊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起联系,了解患者的病史。在此期间,应对患者表达关心,积极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体现人性化护理。⑤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的过程中,护生应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⑥基础护理:基础护理的过程中,护生需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如患者情绪激动,应及时对其进行安抚。针对疼痛者,应通过为其播放轻音乐等方式止痛。患者的住院环境,应保持清洁、舒适。(3)评价: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完成后,带教老师应对护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价,实现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文素质评分

观察组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及应变能力评分,分别(93.54±2.05)分、(94.18±1.52)分、(96.52±1.00)分及(94.78±4.2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指由“模拟病人”配合护生展开情景演练,要求护生于情景中为“模拟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实践的教学模式[1]。与常规带教模式相比,该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生知识掌握的深入性,提升其护理操作水平。

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期间,常规的教学方法对护生人文素质缺乏重视。受其影响,护患矛盾极易发生,对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不利[2]。本组护生接受常规护理教学后,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及应变能力评分,分别(80.49±5.62)分、(85.61±1.59)分、(87.41±1.63)分及(82.59±3.72)分、满意度6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了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可将“人性化护理理念”根植于护生的心中,使其能够在反复的情景模拟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护理态度,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这对护生护理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发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中后,护生护理态度、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及应变能力评分,分别(93.54±2.05)分、(94.18±1.52)分、(96.52±1.00)分及(94.78±4.20)分、满意度96%,与采用常规方法教学相比,护生人文素质显著提升,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妇产科临床模拟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提高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冷天艳,聂小凤,张琴.仿真模拟教学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40):129-130.

[2]邹亦庐,郑秀,胡继芬.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8,39(06):1194-1196.

周钰娟,女,汉族,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妇产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