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管理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护理心理管理的体会

王维萍

(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医院各科室护理单元是医院医疗工作中重要的职能单位。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通过应用科学的心理管理方法,使护士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工作,增强了群体凝聚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在实践工作中,扩大护士长非权力性影响力,能增强护理群体凝聚力;实行民主型领导方式,能增强护理群体的责任感;使用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唤醒护理群体内在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护理群体紧密的团结与协作;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培养护理群体良好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护理;心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51-02

医院各科室护理单元是医院医疗工作中的重要职能单位。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要领导护理群体协调一致的工作,以保证完成护理任务。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面对的是一个由不同的技术层次、年龄、性格及信念形成的不同的心理状态的护理群体,为了使每个成员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工作,护士长可以运用正确的心理管理方法,促进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发展,诱导转化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人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水平,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的取得心理学上的正效应,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工作体会:

1.扩大护士长非权力性影响力,能增强护理群体内聚力

影响力是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改变和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护士长的影响力又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利性影响力对护士的影响带有强迫性,对人产生的心理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等。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等构成的。[1]护士长既是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又是组织实施者,护士长要了解掌握并满足护士的心理需要,充分调动她们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仅靠权力是不够的,而自身良好的素质、言行都会产生无形的影响力,都会加强权力的控制力。

1.1品德高尚、技术精湛

护士长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技术会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下属对自己产生敬佩感。敬佩感也是一种心理磁力,从而形成群体内心的精神力量。护士长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秉公办事,光明磊落;知识广泛,技能超群;不怕脏、苦、累处处身先士卒……都会在广大护理人员中产生巨大的信赖感,这样的感召力胜似更多的发号施令。

1.2悉心关照,识才用才

护理工作的不规律性及护理人员紧缺而致的护理工作的超负荷运转,再加上繁重的家务劳动,紧张的业务学习,会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绝大多数护士希望能得到护士长的关怀、理解和信赖。护士长要随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她们排忧解难。同时在工作中,要尊重护士的人格,善于发现人才,识才用才,最大限度的满足护士的自多实现欲。这样,通过满足护士们的高级需要调动起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稳定持久的力量。

2.实行民主型领导方式,能增强护理群体的责任感

民主型领导方式是通过护士参与管理,使大家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主人,是组成群体不可缺少的一分子,群体的目标也是自己参与确定的,从而感到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参与和自主性,使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因此工作无需监督而会自觉地进行。比如在工作中,每星期召开一次护士例会,在会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对她们提出的好意见、好建议,会给予充分地肯定并积极采纳。护士感到护士长对自己的信任感后,就会把自己的责任和集体的荣誉紧密的联系起来,工作的自觉性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3.使用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唤醒护理群体内在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认为,个人角色主动性与个体对社会角色的投入程度息息相关,引发这种主动性,必须调动护士内在的积极性。对护理群体或个人实行科学的激励方式,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实行激励时,应多用“正强化”激励法,即给予肯定奖励,慎用“负强化”激励法,即给予批评和处罚,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环境。[2]比如在工作中,一个护士提了好的建议或做了好事,我就给与充分地肯定和及时的表扬,对这个护士就是一种精神奖励,说明她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心理愿望满足了,又会焕发出新的上进需求。

4.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护理群体紧密的团结与协作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方式。受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及需要的互补性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个集体中如果能使人际关系融洽,无疑会使每个人成员心情舒畅,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

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群体中的和谐性、协调性和上进性大于厌恶性、敌对性和落后性。但群体中不良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对群体的团结十分有害,护士长应抓住要害因势利导,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成员之间友谊的发展,协调处理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成员之间心理上的协调一致。比如在工作中,让最有经验的护士带教新护士,前者在带教中受到新护士的尊重,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后者也从带教中学到了自己所需的知识而心情愉悦。同时,还提倡同志之间互相谈心做知心朋友,做到在思想上互相促进,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从而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群体既是工作学习的场所,又是和睦信赖的集体。

5.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培养护理群体良好的职业素质

道德品质教育能激发护理人员内心的道德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她们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工作中,教育大家要怜于人,要笃于情,要勤于业,也就是说要有怜悯病人,同情病人的心理品质;要诚心诚意的为患者服务,对病人具有诚挚深厚的思想感情;要为自己崇高的事业而勤奋学习,勤恳工作。这样极大的改善了护患关系,从病人一张张满意的笑脸中,大家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从而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

上述论述是在实际工作中几点粗浅的体会,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事实证明,心理管理是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管理搞好了,有助于护理质量与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管理者们应很好的探讨护理心理管理的最佳方法,把这项有益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继萍.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1.

[2]李继萍.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