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王敏王胜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安丘市供电公司山东安丘262100)

摘要:为了提高电力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对电力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系统近年来运行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安全接入技术管理、操作系统和系统运行控制三个安全运行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安全接入技术管理改进方案、安全操作系统管理改进方案、系统运行技术控制改进方案。

关键词:电力调控系统;安全运行;安全访问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设计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该系统的出现解决了电网操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使得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但是忽略了安全性[1]。据统计,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种类繁多,其中,出现频繁的安全问题有安全访问技术管理问题、运行制度问题、系统运行操控技术问题,本文将对此展开全面研究。

一、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1、安全访问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安全访问技术有防火墙技术、访问内容软件检测技术,这两种技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安全问题发生频率,但是黑客利用系统漏洞很容易破解技术,导致系统再次陷入安全威胁环境中[2]。

2、安全运行制度不完善

当前的安全运行制度管理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少标准化工作流程、无法查询数据,加大故障处理难度、缺少设备管理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由于当前电力调控系统缺少标准化工作流程,频繁出现遗漏操作、重复操作情况,导致系统运行安全受到威胁;系统故障原因分析缺少数据支撑;由于电力调控系统内部结构复杂,涉及到的设备种类与数量较多,如果在运行过程中,设备发生异常,则很有可能对电力调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需要对系统设备采取系统性管理。

3、系统运行操控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除了上述两项问题以外,本文在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改造方案进行研究时,发现系统安全运行问题还体现在安全诊断、系统供电问题上。

二、系统安全运行改进方案研究

1、安全访问技术管理改进方案

为此,本文采用身份识别技术,构建系统安全访问管理方案。首先,根据用户身份不同,将用户划分为3个等级,包括系统高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用户。其中,系统高级管理员负责系统所有操作的管理,除了普通管理员和用户操作权限以外,还具有账号解封操作群权限;普通管理员除了拥有用户操作权限以外,还具有系统数据更改、添加、删除操作权限;用户仅有系统访问、信息查询、个人信息管理操作权限。通过设置不同操作权限,可以有效限制黑客恶意篡改系统数据,如果发现用户操作异常,不符合身份的操作申请超过3次,账号将自动锁定,只有高级管理员才有解冻权限。因此,本文设计的系统安全访问技术管理改进方案安全性较高。

2、安全运行制度管理改进方案

(1)标准化工作流程方案设计

为了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工作效率,就必须保证工作开展方案满足系统性要求,所有工作都有特定的工作流程,按照流程中各个步骤执行,从而避免漏操作、重复操作,导致延长工作时间事件发生。

(2)设计数据查询功能模块,加快故障处理速度

考虑到故障处理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本文提出了数据查询功能模块设计方案,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按照类别的不同,分别存储到SQL数据库中。根据用户查询需求,在首页直接搜索关键词或者查询数据表名称,可以从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数据信息,找出故障源头,从而为故障处理节省大量时间。

(3)设备管理方案设计

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种类不同,分别将采购的设备编号入库,将其相关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其次,根据设备安装要求,严格按照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设计图纸进行安装。最后,对设备各个连接线路进行测试,以免出现错接、漏接等情况,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造成安全威胁。

另外,设备维护工作的开展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影响较大。不同设备的寿命不同,所有外界干扰也不相同。所以,为了避免系统安全性受到影响,需要根据设备寿命与干扰因素,设计设备维护工作开展方案,使得设备故障得以在第一时间发现。

3、系统运行操控技术改进方案

(1)自我诊断技术改进方案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系统故障造成安全问题,本文采用自我诊断技术,对系统服务器中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包括磁盘I/O读写次数、网络吞吐量、CPU负荷率等,利用自我诊断软件,设置各项参数安全范围,如果采集到的数据不在此范围之内,则认为此时系统中该参数发生故障,急需立即修复,从而为系统维修争取更多时间,短时间内修复系统可以降低系统安全问题发生频率。因此,本文提出的自我诊断技术改进方案研究价值较高。

(2)供电技术改进方案

由于普通供电技术就只是根据设备运行电压、电流需求,为其配备相应电源,未考虑其他配置与线路设置,因此,潜伏着系统安全运行威胁。对于供电问题,本文在原有供电方式基础上,添加其他配置与线路设置方案,从而丰富供电技术方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

第一,除了两路输出以外,还应该配备主冗余配置和备冗余配置,当容量满足设备配置以后,预留40%供电容量,其余用来为系统设备供电,当系统掉电以后,预留电量需要保证供电时间在1小时左右。

第二,采用分路独立开关控制供电装置,并利用电路检测仪器测量系统供电情况,并将该装置固定在安全位置,用于实时检测系统用电情况。如果检测出供电线路处于短路或者断路情况,则需立即修复,并开启预供电装置,从而保证系统不会因供电装置突发故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总结

本文主要对电力调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有安全访问技术管理问题、运行制度问题、系统运行操控技术问题。针对安全访问技术管理问题,采用访问权限设置方法解决;针对运行制度问题,提出工作流程、数据查询功能、设备管理功能设计方案;针对系统运行操控技术问题,采用自我诊断技术和供电技术解决。

参考文献:

[1]易国伟,童小娇,周鹏,等.CVaR和EVaR安全运行风险管理下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8):49-56.

[2]甘德树,林桂辉,吴海雄,等.以断面控制为核心的电网调度运行控制体系及系统开发[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22):117-124.

[3]李明扬,方连航,赵千川,等.用于电网安全校正的传输线切换策略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7,41(8):2506-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