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检修的方法与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系统检修的方法与策略分析

洪树渊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靖县供电公司福建漳州363600)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的用电量不断增加,这给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电力系统必须保障用户的供电需求,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有的故障属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这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的特点,需要及时检修,排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正常工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检修方法;策略

1变电运行设备检修的必要性

通常,检修变电运行设备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如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运作,还是居民生活均离不开电,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变电设备必须保证稳定运行。尤其是在用电的高峰期,必须要增加检修的次数,提高检修的细致程度,加强检修和维护工作,避免供电过程中出现事故。第二,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对于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是必须的,但仅仅只注重检修的次数是远远不够的,提高检修的质量才是根本,仔细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利用率。及时有效地检修变电运行设备,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的工作量明显降低,不仅有效地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系统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电力系统概述

目前,对基于变电站故障诊断的分层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正在进行研究。分层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可对变电站故障进行实时检测,并最终上传检测结果。该结果可作为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输入,故障诊断的过程可简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响应速度。变电站的实时故障诊断功能有以下2点:该继电器可用于保护动作信号和断路器断电后的跳闸信息;利用变电站的实时故障电流和故障电压进行故障诊断。

3电力线路故障的原因分析

3.1接地所引发故障

一般的电力线路接地有两种类型。其一主要出于对人身安全的考虑,人体对电压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若电压超过该限额便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所以该种接地方式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表直接接地,电流便可沿着金属壳直接和大地相连,保护人身安全。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却忽略了这点,从而遗留安全隐患。其二是工作接地,出于保护电气设备的考虑,其通过中性点完成接地,或者通过一些防雷设备完成接地。该种接地方式的优点是能够确保系统电压的稳定性,但若是绝缘点存在隐患便会形成接地故障,这也是电力线路中最主要的故障类型之一。

3.2短路所引发故障

统计资料显示,短路故障在电力线路运行故障的占比最高,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也最大。形成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没有绝缘的两个导体相连接;其二是两个导体之间无电阻。造成无绝缘、无电阻的原因有4点,详见表1所示。

表1电力线路短路的原因

3.3电力线路负荷过重所致故障

每个电力系统的每条线路所能承受的电流均是有限的,如果线路流通的电流量远超限值则会产生高温将橡胶外皮烧坏,继而引发火灾。所以在电力线路运行过程中务必确保电流流通量不能超过最大限值,若根据生产、生活需求增加负荷量,则必须更换更优的材质的线缆,此外在更换前必须考虑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4提高变电检修运行技术的措施

4.1变电检修技术体系加以完善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是一个复杂过程,是保障用户供电的基本需求,一旦变电系统变电运行出现故障,长时间不能恢复供电,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变电运行检修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较高责任感,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不仅需要有技术,还需要有责任感,有经验,对一些简单常见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能快速检测,及时排除,保护用户的正常供电需要。将其技术优势及丰富的技术经验充分展现出来,以此对变电故障检修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同时进行检修质量责任制的有效落实。维修人员必须进行责任明确,对每台供电设备都有专门的负责人,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必须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障用户的正常供电。除此之外,还应对现代化检修技术体系加以完善,充分利用计算机等技术,做好排除、分析及检修变电设备运行工作,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便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检测过程中,需要利用现代检测仪器,不能总根据经验进行检测,这样不科学,出现大的故障时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检测,因此变电检修技术体系需要更新、完善,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符合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

4.2提高检修人员专业水平

提高检修人员专业水平这是保障用户正常供电的主要因素,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是一个复杂过程,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检修队伍,需要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在用户供电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检修人员利用现代仪器进行检测的习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也在不断变化,根据经验进行检测与排除,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但检测和排除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必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维修人员经验是可行的,提高检修人员技术水平这是保障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有效方式。

4.3断路器

由于在实际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是断路器的拒动现象,其原因也比较多元化,有时是直流电压的不稳定引起的,有时是合闸保险与回路元器件之间的接触不良引起的,因此,在断路器的检测过程中,应当注意查看清楚断路器的实际情况。

4.4隔离开关

在实际的隔离开关的检测过程中,隔离开关的故障一般由隔离开关的载流接触面温度过高和隔离开关接触不良引起的,隔离开关的过热点一般集中在触头和接线座的上面,而接触不良则往往是隔离开关的实际质量不过关、安装过程没有检测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加强对隔离开关质量的检测,集中查看隔离开关的触头和插线座情况,及时寻找到故障点。

4.5GIS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检测过程中,GIS没有向外部泄露的带电部分的可靠性比较高,因此,在电力系统的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应开发一些免于拆卸的设备,并能对设备内部的实际状态进行检测,尤其应注意设备内部气体、断路器特性以及局部放电情况的检测。在检测气体时,行注意气体含量和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在断路器特性的检测时,应根据分合闸线圈实际电流波形与正常电流波形的比较情况,判断断路器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在局部放电情况的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化学法、光电法、机械法及脉冲电流法四种方法。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电力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变电运行设备作为电力设备的核心,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变电运行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是否安全、稳定,所以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变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应用掌握的检修技术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变电设备时刻处在良好的状态中,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小艺,唐磊,田方媛,杨婉,郭宗宝,裴星宇,文福拴.电力系统检修计划优化问题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06):67-74+87.

[2]文东山.电力系统操作人因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张南辉,张雪萍,杨彦鑫,邹欢,李裕.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3,30(04):140-142.

[4]陈春.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检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66-167.

[5]薛盛吉.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探讨[J].广东科技,2012,21(2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