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

周琰丽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就问题的防范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在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中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50例,给予防范性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总结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环境问题、感染问题、交流问题以及护理服务质量问题是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更低(4%对比26%、0%对比10%,P<0.05),临床护理总满意率更高(98%对比74%,P<0.05)。结论:防范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急诊输液护理质量,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投诉率,对于患者治疗质量的提高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推荐使用。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问题;防范;解决对策

作为综合医院的必须科室,急诊输液室在医院所有科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证实[1],大多数情况下输液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抢救、治疗以及康复质量的高低。但由于急诊输液室流动性较大、药物品种繁多,因此临床管理难度较大,稍有不慎便可导致患者和医院的双重损失[2]。由此可见,明确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防范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输液患者为对象,分析总结了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分组给予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分析探讨了防范性护理措施在提升患者输液质量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7.89±3.21)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48.02±4.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输液护理,包括病房定时巡视、生命体征检测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输液护理基础上再接受防范性护理措施。首先,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①环境问题。急诊输液室中常常合并众多患者,患者流动性大、陪护家属较多,使得急诊输液室环境十分嘈杂,十分不利于治疗。②感染问题。急诊输液室的患者病情多样,包括发热、外伤等,患者之间互相影响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难度。③交流问题。由于护患双方认知与理解上的差异,一旦二者未能进行有效沟通,便极易导致矛盾,引发呼唤纠纷。④护理服务质量问题。急诊输液室每天需接待大量患者,护理流程和就诊过程十分容易出现混乱,导致护理记录不规范、患者自行取药、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较差等问题的出现,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医疗问题核查难度,同时还使得患者的各种突发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3]。

其次,根据上述问题对现阶段护理模式和护理流程进行改进,以便对护理风险进行更好的预防,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改善输液室环境。加强对急诊输液室环境的整顿,保证屋内清洁度达标、物品摆放整齐,通过营造良好、温馨的环境帮助舒缓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有序进行。②加强护患沟通。适当增加急诊输液室内的护士数量,保证每一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有相应的责任护士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时,注意语气委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疑问,获取患者信任,增加患者输液配合度,保证输液工作顺利完成。③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强化管理制度。采用讲座、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知识宣教,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在急诊室组建立安全护理小组,组内成员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由其负责整个急诊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套相应的奖惩制度,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穿刺点红肿、脱水、恶心呕吐、导管脱落、输液错误等,计算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的纠纷投诉人数,计算纠纷投诉率;同时,使用本院自制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问卷包括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输液舒适性、等待时间等内容,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填写,得分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以下。将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二者之和作为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到并经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患者消化系统症状以及SAS、SDS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6%,两组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n(%)]

3.讨论

作为医院一线阵地之一,急诊输液室每天均需接待大量患者,环境较为嘈杂,极易发生各种问题和不良事件,若无法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将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同时十分不利于医院形象的构建[4-5]。

本次研究发现,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类,分别为环境问题、感染问题、交流问题以及护理服务质量问题;此外,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仅接受常规输液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防范性护理措施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纠纷投诉率更低,护理总满意率更高,两组数据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预防性护理计划,可有效解决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提升患者输液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去寻找问题解决途径,加强输液管理与护理,对风险进行预防,可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输液护理投诉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晴.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6-17.

[2]向妮.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49-51.

[3]张艳.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方法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896-5897.

[4]马春芳.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4):556-557.

[5]李素婷.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