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止咳胶囊对幼龄SD大鼠灌胃给药30天毒性试验

/ 2

祛痰止咳胶囊对幼龄SD大鼠灌胃给药30天毒性试验

林春华张晓钿谭鹏符江杨照新符健通讯作者

(海南医学院海南省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1199)

摘要:目的考察连续灌胃给予祛痰止咳胶囊30天对幼龄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取200只幼龄SD大鼠分为溶媒对照组、辅料对照组和3个给药组(剂量分别为0.4g/kg、1.1g/kg、3.3g/kg),每组40只,雌雄各半。在幼龄大鼠出生后d10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观察指标包括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生长发育、反射发育和股骨发育等。于末次给药后24h和停药后14d分别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幼龄大鼠给药期间和恢复期间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等一般状况未见异常。各给药组幼龄大鼠体重、摄食量、生长发育、反射发育、股骨发育、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等指标与溶媒对照组及辅料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给药组幼龄大鼠脏器大体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供试品相关改变。结论祛痰止咳胶囊对幼龄大鼠灌胃30天无明显毒性反应剂量为3.3g/kg。

关键字:祛痰止咳胶囊;幼龄大鼠;生长发育;反射发育

祛痰止咳胶囊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咳嗽,喘息等症。目前,大多数药物的说明书主要是由成年动物和成人研究的安全性资料支持儿童用药,不足以评估药物对儿童人群特定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为此,本实验就祛痰止咳胶囊长期给药对幼龄动物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进行实验观察,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祛痰止咳胶囊,呈棕褐色的粉末,由海南国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临用时以1%(g/m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将受试物配制成333.3mg/mL、111mg/mL、40mg/mL的混悬液。祛痰止咳胶囊辅料,白色粉末,由海南国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临用时以1%(g/m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将辅料配制呈6.6mg/mL的混悬液。

1.2动物SPF级SD大鼠30窝(含母鼠30只,日龄为4d的幼龄大鼠348只),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母鼠购回体重314.5~435.8g;幼龄大鼠购回体重6.6~1.4g,分组体重15.8~26.2g。

1.3仪器和试剂SysmexXT-20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相关试剂、SysmexCA-5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及相关试剂、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关试剂、BX41系统显微镜(含荧光)等。

1.4方法取200只幼龄大鼠分为溶媒对照组、辅料对照组和3个给药组(剂量分别为0.4g/kg、1.1g/kg、3.3g/kg),每组40只,雌雄各半。溶媒对照组给予等体积1%(g/m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辅料对照组给予祛痰止咳胶囊辅料66mg/kg。在幼龄大鼠出生后d10(PND10)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每日观察动物一般症状。幼龄大鼠出生后d21断乳,断乳前每周称2次、断乳后每周称1次体重,断乳日开始每周定时测定1次摄食量。在出生后不同时间(PND10~PND30)检查每窝幼龄大鼠的生长发育和反射发育指标的达标天数,包括下门齿萌出、睁眼、张耳、睾丸下降和空中翻正反射、听觉惊愕反射、负趋地性反射等指标。于末次给药后24h和停药后14d分别取部分幼龄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摘取股骨测定股骨长度和骨密度。

1.5统计学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以±s表示,设检验水准α=0.05。各给药组与溶媒对照组及辅料对照组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法。

2结果

各试验组幼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饮食及对外界反应性等一般症状未见异常。给药期及恢复期间,供试品各剂量组幼鼠体重平均体重、摄食量与溶媒对照组、辅料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中,各实验组幼鼠的生长发育及反射发育指标的达标天数均在文献报道的SD品系大鼠的正常值范围。其中,供试品各剂量组幼鼠的生长发育指标及反射发育指标达标天数与溶媒对照组、辅料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给药后24h和停药恢复14d,供试品各剂量组幼鼠的股骨长度、股骨骨密度与溶媒对照组及辅料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给药后24h,供试品各剂量组雄性幼鼠WBC、高剂量组雌性幼鼠BUN、中剂量组雌性幼鼠HGB、低剂量组雄性幼鼠CK及Na+明显下降,高剂量组雄性幼鼠CR值明显上升,与溶媒对照组及辅料对照组比较,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恢复14d,上述改变均恢复正常,各剂量组血液、生化学各项指标与溶媒对照组及辅料对照组基本一致。

末次给药后24h,供试品高剂量组雌性幼鼠心脏脏器系数明显下降,与溶媒对照组及辅料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恢复14d,供试品高剂量组雌性幼鼠肝脏脏器系数偏高,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给药后24h和后分别处死30只、10只大鼠,剖检前进行外观检查及大体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与供试品相关改变。

3讨论

目前,大多数药物的说明书中缺少充分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或)有效性信息。成年动物和成人研究的安全性资料并不足以能评估药物对儿童人群特定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而且有些影响难以在临床试验中或通过常规的上市后监督来发现,因而进行幼年动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祛痰止咳胶囊作为一个在国内早已上市中药制剂品种,在健脾燥湿、祛痰止咳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以祛痰止咳胶囊为受试药品,以幼龄大鼠为实验模型,开展幼龄大鼠的反复给药30天毒性研究,观察幼龄大鼠染毒祛痰止咳胶囊后潜在的生长发育与行为毒性和一般毒性表现,了解其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确定其毒性作用的无损害反应水平,为制订该产品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一般毒性评价和儿科用药的临床前实验资料。

研究结果提示,祛痰止咳胶囊对雌、雄性幼龄大鼠体重、摄食量、股骨发育、生长发育、反射发育、临床血液学、生化检查及脏器系数等无明显影响,大鼠一般状况未见明显异常反应情况,全身各组织器官未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祛痰止咳胶囊内容物对幼龄大鼠灌胃给药无明显毒性反应剂量为3.3g/kg,约相当于儿童拟定日用剂量(15kg儿童日用剂量为58.3mg/kg)的56.6倍。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Z].2006.

[2]袁伯俊,廖明阳,李波.药物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