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环保教育——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例谈情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环保教育——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例谈情感教育

王红艳

王红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能增强学生参与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情感教育;环保教育

作者简介:王红艳,任教于安徽省繁昌县第二中学。

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新课改中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历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这不仅表现在历史新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比重显著增加,而且历史新课标也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的高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单元的活动课中,我是这样突出环保教育的。

一、通过讲述儒家自然观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在中国哲学史上,自然观表现为天人观。纵观儒学思想家们,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人关系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环境观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便是自然,儒家因而十分强调“天人合一”,甚至把人看成天的派生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我突破常规不仅讲到“仁者爱人”一面,更是向学生展示了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观思想。孔子的“仁”,不仅包括对人类要“仁民”,对自然也要“爱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在孔子看来违背自然规律就有可能获罪于天,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人应该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热爱自然,与自然同呼吸,与自然息息相通,真正地体察自然,自觉地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孔子的这种自然观在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孟子强调“仁政”,一般我们认为这是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仁”的学说在政治领域里的推广。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孟子“仁政”的理想既要求对人民要仁爱,更要求对万物要保护,即“仁民爱物”,它反映了孟子的自然观思想:以仁爱相待人民,保持人际间的和谐与统一;在人与万物之间,人要爱护万物,保持人与万物的和谐与统一。这也可以体现出孟子博大、豁达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倡导人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体现出天与人合一、自然与人合一的思想。

荀子的自然观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他将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上升到了制度的层面,并且带有唯物主义色彩。在讲述时,我特意突出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

由此,我向学生展示了儒家的环境观,在他们心目中,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不能损害自然,,否则就意味着损害人类自己。儒家的这种思想,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通过讲述儒家代表注重环境的行为,引导学生增强参与环境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向学生讲述了儒家代表关于“人与自然”的“言”,学生反映激烈,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我“趁热打铁”,转而讲述儒家代表们注重环境,爱护自然的行为,以引导学生增强参与环境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孔子实际就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人。在2500多年前,他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因而孔子反对滥用资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所以他对山中的鸟、水中的鱼都能持一种节用态度,反对乱捕乱杀。“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映孔子只用竿去钓鱼而不是用网去捞鱼,只用线系着去射鸟而不射夜晚栖宿的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

孟子同样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据《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在孟子看来,如果人们对江河湖海的鱼鳖不滥加捕猎,则水产品资源就会食之不尽;对树木不滥加砍伐,则木材亦将用之不竭。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荀子在这方面有更充分的论述:“养育适时则六畜兴旺,砍伐适时则林木繁茂。”(《荀子·王制》)适时养育六畜就会兴旺,适时砍伐就会林木繁茂。荀子在这里就是强调必须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资源的生长繁殖,看成是获得用不尽的物资的根本保证。

儒家代表们就是通过他们的言行,表达了他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对引导学生增强参与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通过活动与探究,细化与升华学生的环境意识

新课改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历史学科来看,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人教版教材中推出的历史活动与探究在历史课程资源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探究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同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充分锻炼搜集历史资料并正确评价历史资料的能力,对历史结论的质疑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等。具体到环保教育,就可以通过分析典型史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环保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而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搜集整理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材料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利用)……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矣……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繁露·秋为人者天》

天子不能奉天之命,则废!

——《春秋繁露·顺天》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阴阳义》

材料四: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天论》上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人交相

胜,还相用。——刘禹锡《天论》

在向学生出示了材料之后,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中心论题是什么?(2)上述哪一个材料中“天”的含义具有特殊性?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3)上述材料哪两个观点相似?他们的相似点是什么?又有哪些不同?

在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弄懂“天”的内涵,这样,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材料中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材料一二反映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不受人的控制;材料二三都提出人必须要按照“天”的旨意办事,否则要受到惩罚,即人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材料四进一步提出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材料三中“天”的含义具有特殊性,它指的是“神”。宣传这种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让人民服从君主的统治。同时也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比较中发现,他们都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观点,但材料四的观点比材料二的观点更加全面,刘禹锡继承和发展荀况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以"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揭示天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通过以上活动与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史料,辨析观点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儒家先哲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思想,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宋玲.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导报,2007(5).

[2]陈立新.高中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1).

[3]高瑛.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8(2).

[4]阮巧玲.“究天人之际”——历史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5).

作者单位:安徽省繁昌县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241200

EnvironmentalProtectionEducationinHistoryClassroomTeaching

WANGHongyan

Abstract:Withtheimplementationofnewcurriculumreform,environmentalprotectioneducationhasbecomeanimportanttaskofeducators.Therefore,inhistoryteaching,teachersshouldfullydevelopeducationresources,whichcannotonlyleadstudentstoestablishscientificnatureconceptionandunderstandtheimportanceandurgencyofenvironmentconstruction,butalsostrengthenstudents’consciousnessandinitiativeofparticipatingenvironmentconstruction.

Keywords:historyclassroom;sentimenteduca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