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发育及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8-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发育及相关因素分析

马立新高丹李红琳杨静仪

马立新高丹李红琳杨静仪(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5280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235-01

【摘要】目的了解8-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发育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儿保科门诊体检的正常婴儿用儿心量表的方法进行运动测验,对精细动作发育商偏低的117名婴儿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17名婴儿均为精细动作评价偏低,其中男婴明显多于女婴,影响因素有母亲的文化程度,抚养人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训练频度。结论提高母亲的文化程度及丰富抚养人的早教知识,注重婴儿的运动训练,可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

【关键词】精细动作婴儿影响因素

出生头一年是婴儿身体动作迅速发展的一年,因此身体动作的发展、特别是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是婴儿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手的动作,可使婴幼儿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使婴幼儿知觉的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1]。为了解8-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发育及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对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儿保科门诊进行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应用儿心量表进行精细动作检测,对其中117例发育商偏低的婴儿进行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117例8-12个月婴儿均为本院儿保科门诊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无高危病史,其中男性77名(占65.8%),女性40名(占34.2%)。

1.2采用首都儿研所编制的儿心量表检测,检测人员均受过首都儿研所的严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测试并进行评分。

1.3评分标准:运动发育测验结果按发育指数等级进行评分,大于85分为正常,70-84分为偏低,小于70分为低下。

2结果

2.1精细动作测验结果:117例均为偏低。

2.2与性别的关系:117例精细动作发育商偏低者中,男婴77例,女婴40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3与抚养人的关系:祖父母及其他人员抚养71人,父母抚养46人,非父母抚养的较多。

2.4与母亲文化程度的关系:母亲文化程度:初中20人,高中70人,大专以上27人,中低级教育程度的母亲较多。

2.5与训练次数的关系:117例中每天进行精细动作训练的次数均小于1次/日,其中限制11例,不给予98例,本人不喜欢8例。提示不训练是导致精细动作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我们对其中30例8-10月婴儿抚养人进行早期教育指导,要求家庭训练婴儿的拇指抓取小物体如葡萄干等,每天训练5次以上,每次1分钟,3个月后复查,发育商均达到85分以上,提示训练有利于运动发育。

3讨论

早期精细动作的发育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儿童早期通过抓握等动作获得运动经验的同时,可能也促进视、触觉等感知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认知能力发展[2]。

3.1性别与精细动作发育:精细动作发育商偏低的117例婴儿中,男性比例明显多于女性,除了与神经系统及肌肉的发育密切相关外,可能与中国的传统育儿观念有关。

3.2抚养人与精细动作发育:非父母抚养者,多考虑孩子的营养状况,不关注孩子的运动发育,且以“安全”为重,担心异物吸入等伤害,减少婴儿抓握细小物体的机会,甚至有些祖父母限制孩子的运动,导致运动发育商偏低。

3.3母亲文化程度与精细动作发育:运动发育商偏低的婴儿母亲文化程度偏低者居多,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足,不重视婴儿精细动作的发育,导致运动发育商偏低。

3.4训练频度与精细动作发育:精细动作发育商偏低的婴儿中,训练的次数均较少,导致运动发育商偏低。对8-10个月婴儿有意识加强精细动作训练,运动发育商明显提高。

因此,我们认为,提高母亲的文化程度及抚养人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注重婴儿的运动发展,多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鲍秀兰等.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77.

[2]李斐,颜崇淮,沈晓明.早期精细动作技能发育促进脑认知发展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5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