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分析傅承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分析傅承印

傅承印

浙江德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1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规模也相应扩大了,与此同时,复杂程度也提高了。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构成较为复杂,涉及到了电子计算机、电气、建筑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保障建筑物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标准,所以其安装时施工技术及质量就格外重要。本文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工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

1导言

建筑工程在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环保、节能、降噪、电气化、标准化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建筑电气化是以后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也是社会大众要求达到的新高度,为人们创造更休闲、更智能、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这一领域也是自动化与建筑的交叉结合领域,日后定会发挥出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发展价值。

2应用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2.1实现高层建筑的全面监管

从总体上来看,现代高层建筑结构都较为复杂,传统的人工控制模式和模拟监控法难以对建筑盲区进行全面监控,这就容易滋生安全隐患。实现建筑电气自动化有助于全面采集所有电气系统的信息,达到持续监控的效果,一旦发现某局部系统有隐患,就会及时发出预警,从而全面监控高层建筑,维护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2.2促进各局部系统的联接

目前,建筑电气自动化建设以智能控制和互联网为基础,通常是使用电子自动化技术将配电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统一链接,从而构建一个自动化整体,以此发挥电气系统的综合作用。例如当建筑物内即将发生火灾隐患,消防系统就会立刻发出预警信号,电梯系统和空调系统收到信号以后就会自动关闭,楼梯和便道内的照明系统则会自动开启以疏散人群,而且,消防系统也会自动控制火灾,将危险系数和损失降到最低。由此可见,促进各局部系统的有机链接,能够发挥最佳功能,提高现代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3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

3.1建筑电气的实时测控功能

当建筑电器设备中含有冷热水处理系统时,可以通过设置热水开关、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控,监管并监测热处理设备的供水量、供水温度,并将信息传递给处理系统,进而通过水泵对水池储量进行调整,通过系统调节加热设备的数量等操作对储备水量、加热效率进行改善,确保水温处于标准设定状态,达到节能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装有空调设备时,也可以对其进行调控。当空调设备运行时,系统可以安装专门的设备收集风道温度以及湿度情况,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比较,利用计算系统中的计算规则进行调节温度和湿度。因为这种方法不是定性比较,而是通过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定量处理的结果,方法科学先进,能够使变换振动达到最小化,同时能够进行精确的掌控,使各个房间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一直处于标定的数值旁。由于天气变化莫测,室内外的温度设置标准有差异,无论温度上升或者下降,都需要消耗衡多能源。所以也可以自动调整通风机的风阀,置换室内外空气,这样不仅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达标,还可以节约许多能源,朝着建筑环保的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的测控功能,完成对每个房间的设备掌控,还能够把每台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风机工作状况、过滤管堵塞、盘管温度过低等发出的警报传递到系统中心,然后经过人为或系统处理后发出指令,关闭空调设备以及开启水阀,避免设备发生损坏。

3.2自动化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一般情况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低成本,低功耗和多功能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微小的传感器节点不断增加,以捕获各种物理信息,例如,噪声电平,温度,振动,辐射等,以及映射这样的物理特性的环境定量测量。WSNs的协作性质有几个优点,比传统的传感器具有更大的容错性,提高了精度,更大的覆盖面积和提取的本地化功能。在这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的基础,特别是在城市地区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具有低成本和低功耗的优点。

在WSNs,网络的体系结构取决于应用程序的目的。根据应用要求,传感器节点分散在传感器领域。这些分散的传感器节点有能力收集数据,并通过路由将数据返回到汇节点。在这种体系结构中,汇节点的作用是监测整个网络,并与任务管理器连接,例如,控制中心的电力系统,以作出适当的决策。汇节点可以通过Internet或卫星与任务管理器通信连接。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为电力系统实时可靠的监测要求创造了新的通信范例。WSN技术的优点如下: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实现监测:WSNs传感器坚固耐用、可靠,具有自我配置和在极端环境条件下运行的功能,不易受到温度,压力等的影响。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满足电力系统中的布线要求。大覆盖: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包含大量物理分离的传感器节点,不需要人为干预。虽然一个单一的传感器节点覆盖范围是小的,密集分布的传感器节点可以同时工作和协作,使整个网络的覆盖范围延长。因此,无线传感器可以突破传统传感系统的覆盖范围限制。

3.3电气接地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的规模扩大,复杂系数也提高了。电这个东西就更复杂了,也更危险了。如何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以及稳定,这是个问题。人们现在采用的一般是电气接地技术。TN-S和,TN-CS系统是我们一般会运用的两种模式。前者实现了二相四线和PE线的有机结合,如果对设备没什么特殊要求,电气接地方式会成为首选。PE线不带电,中性线N带电。想要两条线不接触,就得使变电器中性点共同接地。不过无须担心,因为除了以上的情况,两条线是不会同时与电气连接的。N线会出现什么故障情况呢?我们现在的照明工具一般是荧光灯。二次谐波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射出来。二次谐波可能会在N线上层层叠加,增大该线的电流量,容易出现故障。接地技术有主要的三种:安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直流接地。这三种我们都会运用在建筑电气设备中。作为TN-S系统和TN-C系统的综合,TN-C-S电气接地系统的安全指数就比前面的高多了。供电也变得更加稳定,发生事故的几率减少了。

3.4建筑工程中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由前端监视、传输设备、后端控制显示三个部分组成。监控系统自应用开始就有很大的利用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建筑中的监控系统。建筑工程中的监控系统主要是靠电气监控的,电气监控系统包括测量参数、分析逻辑和执行程序等。它是通过计算机内部自主处理相应的测量参数,然后根据数据做出相应操作,并实行实时监测。如监督建筑工程的故障,监控系统能够自主测得相应参数,并把参数实时传送给计算机并和给定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比较,判断是否有故障并做出报警。

3.5安全系统的应用

除了上一点提到的监控系统,还有另一种电气设备可以提高安保系数。比如说:防盗门和消防系统。他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在发生特殊情况或者危险的时候,可以及时报警。这两种技术都依赖于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这样的技术也称为远程监控系统。自它出现以来,建筑行业管理水平上升了多个档次,获得了民众们的一致认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和空调系统,推进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有助于全面监控高层建筑,维护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创造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在安装的过程重要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进行,确保每一步都安装准确。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面积很广,和各个部门的连接很紧密,因此在安装的过程要认真仔细,保障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刁小燕,朱熀秋,杨泽斌.《微特电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04):63-64.

[2]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探究[J].饶伟.江西建材,2017(22).

[3]张京一.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J].电脑迷,2017(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