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新技术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空调制冷新技术解析

滕王峰1戴建勇2

1.大金空调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浙江温州3250002.温州三利暖通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空调系统是现代化构筑物的必要基础设备,对室内空气及温度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空调类型,其能耗较大,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关键词:空调制冷;新技术;研究

文分析了空调制冷系统中的耗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制冷节能优化方案,以提高空调的节能效果,减少空调的能耗,另外本方案还需在运行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性固体吸附剂:一个制冷剂气体的吸附,吸附能力的吸附剂温度的变化。定期冷却和加热的吸附,吸附和解吸的备用的。解吸,释放出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和液体吸附,凝固;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

1空调吸附制冷技术

吸附剂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冷性能,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和循环系统和结构等方面的工作,无论哪一方,都是基于化学和热理论为基础,如传热机理,传质机理等,限于篇幅,本文从仪器技术发展的角度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吸附式制冷。

1.1工质对吸附制冷的性能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工作介质

制冷剂热力性质,系统性能系数,初始投资和其他重大的影响,根据实际的热源温度对选择合适的工作。在十九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为吸附工质对筛选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优化的几大系统的工作对。根据分类的吸附剂吸附工质对可分为:硅胶,沸石分子筛系统,活性炭系统(吸附)和金属氯化物体系(化学)。由于化学吸附经过多次循环后吸附发生变性,和几个物理吸附吸附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吸附工质对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工作流体工作的特点。考虑强化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研制出更理想,环保吸附工质对,从根本上改变吸附制冷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是促进固体吸附制冷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1.2.系统和结构的研究从工作原理,吸附制冷循环可分为间歇和连续,间歇制冷间歇,常使用吸附;连续式与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吸附器交替运行,可确保连续吸附制冷。如果吸附制冷的简单加热解吸和吸附过程的冷却,然后相应的制冷循环为基本吸附制冷循环。如果吸附床再生热,然后根据加热方式不同,但有双人床,多床蓄热式热回收,热对流和热循环方式。以下简单的解释的基本原则,几种循环。

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制冷过程是间歇,增加床位数并通过阀门的开关可实现连续制冷,但床之间没有能量交换。

所谓的再生利用吸附释放吸附热和吸附解吸作为另一热,热回收利用率将增加病床数增加。再生周期取决于床的能量交换实现的显热,吸附热,热回收,不仅可以实现连续冷却,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监察。

热循环再生利用的循环,是由谢尔顿。普通再生循环吸附床温度随时间逐渐下降,而解吸床温度逐渐升高,当双床温度达到同一温度,无法继续使用,需要使用一个外部热源的解吸过程。谢尔顿说,在吸附剂床,如果能使床温、热介质流动方向垂直的排列,并在热介质流动方向产生一个陡峭的斜坡(热),可以大大提高热效率。这个概念描述热效率很高,但现在有一些困难。

2制冷空调的应用技术

目前投入实用的吸附制冷系统主要集中在制冰和冷藏两个方面,用于空调领域的实践很少,只有少量在车辆和船舶上应用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吸附式制冷系统仍然不是很好的暂时克服警察价值低,制冷量比较小,体积大,固有的缺点,而且冰冷的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差也使其无法满足要求的空调冷。

吸附式制冷与常规制冷方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用太阳能和余热驱动,动力消耗小,并使用相同的热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吸附制冷系统的抗震性好、吸收系统无法相比的。在太阳能或废热的场合和相对贫困和偏远地区,吸附制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1可用于吸附制冷热资源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日照量5.9GJ/(m2a)。太阳能制冷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通常是最需要能源,制冷领域,和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冷却时间。

吸附式制冷好地震的其在汽车和船舶振动应用成为可能。虽然吸收制冷系统技术更加成熟,也可直接利用排气余热,警察的价值相对于吸附制冷也较高,但在旅行,运动平台,吸收系统解决方案很容易从发生器到冷凝器以及吸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从而污染以免正常操作。而吸附制冷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行维护费用低,可满足特殊要求的旅行。

传统的汽车空调用压缩机消耗大量的机械工作,通常开始后,空调,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10~12%,耗油量增加lo~20%。汽车发动机效率一般为35%~40%,约占燃料发热量1/2能量比的发动机排气和冷却水带走的能量耗竭,占燃料发热量的30%以上,具有高转速、大负荷,汽车发动机排气温度400℃一500℃以上。

2.2.制冷系统的质量的提高吸附式制冷空调领域能最终取得了自己稳固的地位,最主要取决于其吸附性能提高制冷系统。在警察,单位质量吸附制冷量单位时间,提高制冷能力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仍然辛勤努力。

此外,空调负荷的冷量的要求和冰蓄冷系统不同的是,在实际中任何建筑物或车辆的空调负荷是动态的,这需要冷源及时响应空调系统冷却能力的要求,并能保证连续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供应冷却能力。吸附制冷,由于固有的特性,使它在试图进行连续冷却的制冷量以波的形式。但目前吸附式制冷系统运行控制手段单一,公认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在解吸阶段加热率和冷却率吸附相变循环;二是改变吸附时间,利用吸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吸附在不同的速度调整冷却能力。由于吸附制冷系统的反应缓慢,控制手段并不能使系统输出满足冷空调冷负荷频繁变化的要求。冷供应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可以统称为冷量的质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效提高冷量质量吸附制冷系统的空调领域是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

3空调制冷系统优化设计

3.1空调制冷系统优化的内容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很多种方法将其中的参数问题或者是结构上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好的也是最能够使用在产品生产中的方案只有一个,就是将这个方案进行确定的过程我们将其优化,一般表现为提高空调的功能效果、降低能耗、减小噪音,对空调的外形进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这些都是优化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优化设计的内容中了解到,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重点在于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节能降耗,提升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2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任务

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将空调的一些性能、参数进行提升,让空调的性能更加的安全、经济,让空调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对空调进行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按空调的型号,对整个空调技术参数进行确定,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将各个部件的技术指标进行明确。比如说:空调压缩机的型号。空调中的冷凝器、蒸发器,还有一些结构上的参数,比如说,使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传热管的大小,空调叶片的形状、距离等。空调循环风量大小的指标,比如说将空调电机的转速、功率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等等。对空调的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空调的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邹新生.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姜泓.自动控制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