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高秀银

高秀银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225200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实际上就是阅读教学的开端,它是英语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导入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将他们领进知识的海洋。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课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

1.以FreeTalk的形式导入。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常见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一步步自然过渡到新授的内容。这种导入法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中慢慢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觉得自然而又不陌生。

2.用卡片、照片、录像等导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形式接触、学习、使用英语。卡片、照片、录像都是比较直观的东西,它们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领入阅读课的学习天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也就能把要学的内容学好。

3.通过对话表演或演讲等方式导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知识的学习应该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对话表演、小演讲正是一种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这一环节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整个课文教学。这一方法需要教师根据阅读课的主要内容布置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而教师也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4.让歌声伴随学生进入课堂。

音乐能让人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天地。欣赏优美的音乐实际就是一种享受。平时上课前,笔者喜欢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歌声中训练自己的听力。

5.通过微型比赛来导入。

比赛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也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给学生一片展示自己才能的天空。

二、借助母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接收英语信息、逐渐摆脱母语思维并进行英语思维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克服“信息交流会”、“语法讲习所”的片面性。初中学生对英语信息的理解开始主要借助母语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心理在英语和母语之间建立联系。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与母语匹配的英语短语,培养学生的“语团”意识,如一些固定搭配、短语等。开始让学生收集寻找,再逐步让学生归纳它们具有的“语团”特征的表达方式,这样学生会逐渐熟悉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二是让学生在理解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句型意识和变化意识,同义表达可以让学生体会英语的词类和句子的联系,悟出许多具有英语特质的东西。这种语言意识的形成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任务型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可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阅读教学,通过设计阅读过程中各个环环相扣的小任务并指导学生圆满完成,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

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量采取真实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力争做到设计的任务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顺着课文的思路积极开动脑筋,并参与到各项任务中去,进行语言实践。任务设计还要注重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先听读,后说写。

四、注重策略指导,形成阅读技能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的心智和交际过程。学习策略的有效指导能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英语,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以下的阅读策略对学生做重点指导,促使学生形成阅读技能,比如如何理解主旨大意与细节、如何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如何进行略读和快读、如何运用上下文线索推断生词词义、如何掌握文章的要点、怎样为文段做注释、怎样运用图表等。有了这些策略的指导,阅读教学就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了,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广泛的阅读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五、要为学生精选阅读材料,注重阅读量的积累

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外阅读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量和词汇量是英语阅读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任务,而且要天天坚持、及时检查。要布置阅读任务,教师必须做好精选阅读材料的工作,要给学生选择难易适度和词汇相对适中的阅读材料,而且要与时俱进,保证阅读材料的时效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才有兴趣读,才能完成阅读任务,也才能有效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