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资临床护士的现状管理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低年资临床护士的现状管理与对策

赵亮

赵亮(云南省大理州医院心胸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40-02

随着医院的发展,为了应对需求,医院招聘年轻护士较多,从我科来看,2004年11月至2009年6月进新护士13名,其中年资历有1年的有2人,其余均大中专学校刚毕业,临床经验少,理论知识缺乏,心理素质差,应变能力低,只注重完成工作,忽视工作质量。因此对低年资临床护士现状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1现状

1.1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专业技术及知识缺乏,业务知识缺乏,不善于总结经验,护理核心制度掌握不够造成:(1)多给药,少给药,漏给药,输错液;(2)信息提供少,沟通方式、时机不当;(3)病情观察不严密,如损伤、导管滑脱,均可造成技术风险。执行医嘱漏项或重要医嘱漏执行等,暴露了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连贯性和严谨性以及知识性的缺乏。

1.2法律观念和职业风险意识不强

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期望值很高,低年资历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中常常缺乏主动对病情的观察,只注重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由于职业特点,每天面临着较高职业风险,包括每天接触的各种药液、针刺伤、心理性损伤等。乙肝、甲肝、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病源体经针刺伤传播,严重威胁护士的生命健康。

1.3健康教育受阻

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效的沟通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低年资历护士缺乏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初踏入社会,停留在理论阶段,不会交流,更不用说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在交流时既没有深入挖掘和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担心和顾虑,也没有抓住与病人沟通心理问题的机会,反映出交流沟通能力的缺乏,阻碍着健康教育的发展。

1.4对心电监护知识缺乏

我科低年资历护士均为聘用合同制护士,主动学习能力差,对监测知识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了解正常心率范围,掌握心电监护仪操作方法就可以应付。没有认识到护士缺乏监护仪操作和心电图知识将直接影响心电监护的质量。

2对策

2.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低年资历护士整体素质,鼓励支持她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适应护理的新发展。同时科内组织有年资的几位护士,进行每月一次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课。各种护理操作常规采取多示范、多讲解、多提问的方式,反复加强练习,使她们尽快掌握技术要领,熟练操作。同时针对本病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出详细的护理管理标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并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低年资护士要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法律中对护理义务的要求,把医疗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到知法、懂法。在强化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方面,使她们掌握正确使用或处理各种仪器的方法。在接触病人体液等污物时,规范操作,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实施双向保护。当针刺等发生时,及时正确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2.3转变观念,增强主动宣教意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体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护理服务主要的内容。低年资护士是健康教育缺陷的高发人群,加强沟通技巧的指导,促进低年资护士实施正确有效的语言交流和语言沟通技巧,紧紧围绕病人最关心、最担心、最需要护理人员帮助解决的问题,适时告知其最需要了解的信息和知识。通过低年资护士培训、学习与实践,提高她们的健康教育水平。

2.4加强低年资护士对心电监护的认识。入科后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结合心电监护仪说明书进行学习。训练要体现规范性、实用性,并熟练掌握心电监护的操作方法、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常用键的动能、常见故障的处理,重点掌握心率报警界限、常见心律失常和恶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要求人人过关,才能单独值班。

3小结

低年资历护士是护理缺陷的高发人群,又是临床主要的工作群体,承担着临床大量的护理工作,因此潜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把低年资历临床护士不安全因素的现状管理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消灭在本次护理过程之中,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淑兰.监护仪设备应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4,20(4):36.

[2]任文炼,陈明会.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6,21(11):56-57.

[3]尤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4]夏玲,陈家琴.临床低年资护士规范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7,22(2):25-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3.

[6]林菊英.现代医院管理系,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7.

[7]袁艳玲,胡影萍等.护理差错原因剖析与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7.

[8]钟桂云.护理行为与潜在的法律关系及对策.齐齐哈尔医院学报,2006,2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