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哇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氟哇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刘蜀文

刘蜀文(四川达县人民医院药剂科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氟哇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53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将患者发生ADR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哇诺酮类药品致ADR多发生于31~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推注与口服。结论临床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时判断和处理ADR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氟哇诺酮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氟喹诺酮类药品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菌药物,是较新的一类合成抗菌药,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反应轻、组织浓度高、口服吸收好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药物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问题也日益凸显,个别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笔者对我院53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医生、护士、药师对53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

1.2方法

数据均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用药及反应出现的时间顺序是否合理;过去是否有该药反应的相关报道;反应发生后撤药的结果;反应症状消退后再次用药的情况;是否有其它原因或因素[2]。

2.结果

2.1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本组53例ADR报告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49.5岁。应用氟哇诺酮类药致ADR患者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氟哇诺酮类药致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n,%)

2.2氟哇诺酮类药致ADR给药途径的分布:见表2

表2氟哇诺酮类药致ADR给药途径的分布(n,%)

2.3氟哇诺酮类药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3

表3氟哇诺酮类药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

3.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氟哇诺酮类药致ADR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31~60岁ADR发生率较高,占69.9%;说明该年龄段患者多,用药机会也随之增大。本研究中(表2)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推注与口服,占86.8%;因静脉给药是目前医院给药的主要,途径,可使药物直接进入人体体循环,临床应规范用药,在保证注射剂质量的同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静脉药物的配置和操作;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配置时间过长、配伍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引起的ADR。由表3可知,氟哇诺酮类致ADR涉及全身多系统和器官的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皮肤及附件为多见;故医务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应询问是否有过敏史,若ADR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氟哇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而广泛用于各个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用药在考虑治疗范围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亮.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32例分析.白求恩均以学院学报,2011.6.9(3):224~225.

[2]施玲玲.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68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6(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