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构建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

游明伦喻华明

游明伦喻华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高职统计课程改革是高职统计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文章在调查和分析当前统计职业岗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凸显统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高职统计课程项目化统计课程改革

高职统计课程改革是高职统计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当前高职统计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事关高职统计教育改革的成败。而高职统计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是其重中之重。如何按照“大统计”的思想,突破“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统计学科体系局限,优化整合统计学科知识,构建基于统计工作过程的高职统计行动课程体系,突出统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则是其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对此,我们在调查和分析当前统计职业岗位的基础上,就高职统计行动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做法。

了解统计职业岗位需求差异

统计职业岗位需求是开发和构建统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在统计专业课程开发及其体系构建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必须了解统计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差异,掌握统计职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特点,结合统计职业资格要求进行课程设计、选择和整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目前统计职业大体有三类:

一是统计工作人员

指政府统计机关或者其他统计机构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统计职业资格水平可分为初级(统计员和助理统计师)、中级(统计师)和高级(高级统计师)三个层级,一般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二是统计教学科研人员

指从事统计教育教学的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统计教师及从事统计科学研究的专职统计教学或研究人员,其职业资格水平也分为初级(助教或研究实习员)、中级(讲师或助理研究员)和高级(教授、副教授或研究院、副研究员)三个层级,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三是调查分析师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于2006年4月29日面向社会发布的第六批新职业,即指运用定性和定量调查方法,收集有关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报告以供客户决策参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从业资格水平同样分为初级(初级调查分析师)、中级(中级调查分析师)和高级(高级调查分析师)三个层级,一般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从这三类统计职业岗位需求来看,各有特点。统计工作人员是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既有专职统计岗位,又有兼职统计岗位,分布面广,岗位设置数量较多。依据统计机构性质,可分为政府统计工作人员、行业统计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其岗位职责分别是从事政府统计数据、行业统计数据和企事业单位统计数据的生产、加工、分析、传播、管理等工作,并且涉及到数据设计、数据调查、数据核算、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传播、数据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数据专门知识。只不过,因具体岗位情况差异,对数据知识水平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比如统计行政管理岗对统计数据知识水平要求就低一些,而统计业务管理岗对统计数据知识水平要求就高一些。此外,专兼职统计岗位设置的不同也对数据知识水平要求有差异。一般来说,设专职统计岗位的政府、行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统计机构,特别是政府统计机构,要求掌握比较系统的数据专门知识,能够从事复杂的统计业务,学历要求比较高;设兼职统计岗位的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统计机构,要求掌握一般的数据基础知识,能够从事简单的统计业务,学历要求不高。显然,统计工作人员岗位需求主要以设置专职统计岗位的政府、行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统计机构为主。而统计教学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统计学术研究工作,分布面较窄,岗位设置局限于普通高等学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以及统计科研机构,岗位数量有限,对数据理论知识水平要求高,一般需要高学历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统计专门人才。至于统计调查分析师,虽然业务领域更广泛,但是主要涉及数据产品的生产与分析,数据知识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更强,侧重数据知识的实践应用,对学历要求不高。因此,统计职业岗位需求不同,对统计数据知识的层次要求存在差异,进而对统计课程的设置及其内容要求也不同。换句话说,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及其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统计职业岗位需求特点进行设计。

准确统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航标。课程需不需要改革、课程教学标准如何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取舍、课程教学方法如何调整、课程教学质量如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准确定位高职统计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高职统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统计项目任务课程内容的取舍和选择,事关统计项目任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准确定位高职统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实施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高职统计教育面向什么职业领域及其岗位培养人才、培养什么层次及其规格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进而为统计项目任务课程的设计及其内容选择提供依据。而从当前统计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特点来看,统计教学科研人员对学历要求高,一般为本科以上,专科层次的高职统计专业教育显然无法培养。换言之,只能培养面向统计工作人员和统计调查分析师职业所需的专科层次的统计专门人才。具体地说,侧重面向地方政府统计调查机构、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统计机构和专门的统计服务咨询公司等单位,培养专科层次的适应统计调查岗位、统计管理岗位和统计分析岗位需要的具体从事统计数据产品生产、加工、管理和分析的高素质技能型统计专门人才,其中分三个专业方向,即统计调查方向、统计信息管理方向和统计数据咨询方向,以满足相关统计机构对统计专门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为开发模块化的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提供依据。

设计基于统计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设计既直接体现和反映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又勾画出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构建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核心在于如何设计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结构。而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统计职业工作任务为中心,将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基于知识应用的侧重培养学生统计职业能力的一种工学结合课程,因此必须基于统计工作过程进行统计项目任务课程结构设计。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据统计职业工作岗位,划分统计工作过程。比如依据统计工作人员职业岗位,以统计数据产品为载体,将统计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数据的开发与设计、生产与加工、传播与管理、分析与报告、消费与应用等工作环节,彼此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二是以统计数据产品为载体,以统计数据知识为参照点进行统计课程项目化开发,突破“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统计学科体系局限,创建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的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三是以统计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依据高职统计专业培养方向,开发和创建以项目整合任务,以任务剪裁知识、融知识于项目任务之中的统计项目任务型模块课程;四是依据统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以统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统计调查师职业资格和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学生自主创业所需的创新素质,构建立体化的高职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为此,我们按照这一思路,侧重面向统计调查岗位、统计管理岗位和统计分析岗位,设计出了高职统计专业基于统计工作过程的统计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

从这个体系的内容结构来看,包括基本素质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其中,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共9门课程,主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统计职业素养,包括《统计职业道德与法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统计管理与沟通》《统计应用文写作》《统计与数学基础》《体育与健康教育训练》《大学生创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和《统计英语基础训练》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共5门,即《经济与统计基础》(包含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基础知识)《常用统计软件操作与使用》《统计数据的识别与消费》《统计思维训练》和《社会经济调查方法》课程,侧重培养学生从事统计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岗位能力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统计岗位胜任能力,依据高职统计专业方向进行分别设置。比如统计调查方向设置4门课程,即《统计数据的生产技术》(上、下册)《统计数据的加工与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统计综合能力训练》(包含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统计调查表制作、实地调查访问及技巧训练、数据调查报告写作和数据分析软件操作等若干个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课程,侧重培养学生从事统计调查岗位的胜任力;专业能力拓展课程3-5门,主要是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比如《统计预测与决策》《经济数据的计量分析》《商务数据的生产与分析》《财务数据的生产与分析》《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课程,可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及兴趣进行选修。这样,既体现高职统计教育与普通高等统计教育的差别,又反映了高职统计教育培养的特点,特别是打破了统计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促进高素质技能型统计专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N)_光明日报,2007—12—10。

3、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10(下)。

4、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8期。

5、游明伦等论“项目任务型”课程(J).《社科论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