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截肢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心理干预对截肢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凌柯爱红(通讯作者)

(鄂东医疗集团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北黄石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截肢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护理截肢患者、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截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截肢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3个月,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789,3.267,5.674,9.524,4.809,4.865,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幻肢痛、幻觉痛、残肢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510,4.365,3.856,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环境、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1.250,7.935,5.570,6.234,5.377,3.437,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截肢手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截肢手术;心理干预;负性情绪;疼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45-02

截肢术是对无法保留、危害健康的肢体进行截除,病因多为严重创伤、肢体感染、肿瘤、神经损伤、周围血管病变、肢体先天畸形等。截肢会导致外观遗留永久性缺陷,相应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或消失,不仅影响正常的劳动生活与社会交往,而且会给患者造成持久的心理创伤,其潜在的不良心态可能影响患者一生[1]。病人常常无法接受失去肢体的现实以及治疗过程的痛苦,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如烦躁、抵制、焦虑、抑郁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心理抵抗、自杀等倾向[2]。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的对特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3]。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报道很多,本文采取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心理干预对截肢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46例行截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精神病家族史及严重认知障碍无法进行交流沟通者、已经确诊为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被告知研究事项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男32例,女14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7.12±4.32)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中学25例,大学8例;致病原因:糖尿病所致肢体坏死5例,交通事故伤17例,挤压伤7例,高处坠落伤6例,爆裂伤11例;上肢离断21例,其中肩关节离断8例,上臂离断6例,前臂离断4例,腕关节离断3例;下肢离断25例,其中大腿截肢11例,双下肢截肢5例,小腿截肢9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文化程度、截肢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截肢手术后常规护理,包括切口护理、疼痛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心理干预小组由具有丰富的骨科专业知识、受过心理学知识培训的护士、医师及心理咨询师组成。要求入选者能够掌握医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熟悉运用心理量表等调查工具。

1.2.2心理干预过程

(1)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协助患者翻身、进食及大小便,取得患者与家属的充分信任,为后续治疗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沟通过程中正视、理解患者的悲观、焦虑、恐惧心理。结合患者病情,告知截肢手术的必要性,说明通过康复锻炼及安装假肢等会降低肢体功能损伤及躯体外观的影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术后护理重点:

①加强残肢痛的护理干预:残肢痛是截肢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软枕抬高残端,减轻肿胀,残端周围用冰袋持续冰敷,减少伤口渗血和疼痛。指导患者运用放松疗法,配合热敷、醋疗等理疗措施消除患肢痛。

②加强幻肢痛、幻肢觉的护理干预:根,截肢术后90%~95%的患者出现这种症状[4]。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残肢,指导其用健手有节奏地轻拍或叩击残端,体会肢体已经缺损的事实,消除幻肢痛,必要时使用镇痛剂。伤口拆线后,环形按摩、拍打残端,每日3次,每次15min,防止残端肌肉萎缩,促使血管形成。

③向患者讲解早日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积极指导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发挥残肢功能,早日安装假肢,设计活动方式和谋生手段。上肢截肢1~2日后可离床活动,下肢截肢2~3日后练习床上坐起,全身情况好者可在术后5~6日开始扶拐离床活动[5]。伤口拆线后进行残肢肌肉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截肢侧关节活动练习。

(3)强化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加强心理疏导,教会患者通过冥想、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放松。出院时帮助患者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友及其他患者沟通,如实表达内心需求,取得支持和鼓励,同时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家属交流,教会其正确的减压方法及与截肢患者的沟通方式[6]。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3个月,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7]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状态,SAS和SDS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3.2疼痛评分

出院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8]评估两组患者的幻肢痛、幻觉痛、残肢痛等评分。

1.3.3生活质量

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WHO生活质量量表(HHO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选择心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环境、生活质量总分进行评定,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抑郁状态比较

入院后24h,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3个月,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不同时点后SAS、SDS评分比较(x-±s)n=46

2.3生活质量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环境、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截肢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和功能缺陷,还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负性情绪引起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9]。焦虑、抑郁是截肢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国外研究发现,骨科疾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8.75%[10]。患者不仅承受患肢疼痛,还担心失去肢体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下肢截肢后,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的对特定对象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护理人员以言语为媒介通过言语、表情、行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进行心理干预。用科学的手段、恰当的方法,和蔼的态度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自卑、消极心理,帮助他们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11],本文研究结果也支持这观点。

本文研究表明,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截肢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数量较少,缺乏对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动态观察,而且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不太强,可能会影响到结论的准确性,有待于今后扩大样本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FlorH.NikolajsenL.StaehelinJT.Phautomlimbpain:acaseofmaladaptiveCSplasticity?[J].NatRevNeurosci,2006,7(11):873-881.

[2]吴爱玲.心理干预在骨科截肢术后患者中的临床运用[J].当代护士,2014,6:127-128.

[7]池雷,朱世海.100例截肢患者心理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23-124.

[4]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U北京: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7.

[5]刘齐,陈京立.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4):374-376.

[6]江萍,丁左鼎.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J].护理管理杂志,2014,10(5):352-353.

[7]张宇虹,曹喜凤.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7,2(1):54-55.

[8]尹亚楠,陈静,李云飞.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7,7(31):800-801.

[9]高雪.优质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75.

[10]刘松怀.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9):722-726.

[11]邬迎鸽.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259-260.

表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n=46

注:与入院时比较,t=16.724,13.245,.10.417,13.061,12.329,10.088,6.780,5.568,4.251,7.207,6.198,7.182,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t=111.250,7.935,5.570,6.234,5.377,3.437,②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