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杜晓辉左永文杨啸天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汉语言不仅是我国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更是文化知识传输、记录的重要载体。不管是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新时期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工具、掌握语言工具、运用语言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来说,该学科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当前的汉语言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并立足于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优化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技能技巧,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各地区高校服务的专业性人才。其专业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体系和书写能力,同时有一定的枯燥性,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发现原有工作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需求加以完善解决,是弘扬语言精神、发展学科、建设学科必经之路。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缺乏人文精神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与课程改革的深度融合,课程结合人文精神的标准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专业,其内容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将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与发展下去。但究其目前汉语言专业发展和教学内容看,陈旧且枯燥无味,在应试教育和程序化教学的影响下,教学指标完成度和学生的成绩更是老师和家长关心的话题,无所谓人文精神,只要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仿佛就是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这使得学科专业的魅力完全埋没于分数之下,长此以往,不易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2、师资队伍水平不够

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引者和引领者,教学对于教师自身的要求非常高。好的师资团队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现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团队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水平能力不足,没有办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还有的教师业务繁多,无暇顾及学生,加之社会学科较之自然学科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师资团队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很多教师选择另谋出路,导致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人才的流失加之入职标准的降低,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已经无法带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了学科建设。

3、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的重要问题。就当前很多学生所用的汉语教材都比较陈旧,其中的内容也比较老套,不符合新时期背景下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时期背景下学生人文修养、社会的思想理念建设的需要。针对这种传统的生硬死板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价值得不到体现。

4、考核形式比较单一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即便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考核仍旧是以应试为主。主要是对学生汉语言文学中相关理论性知识的考查,对相关课文的背诵等等。这种考核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旧是死记硬背,也导致教师的教育形式生硬死板,严重限制了学生汉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利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局面,学生只能够对相关的汉语语言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好,学习兴趣不高,进一步限制了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对策

1、补充教学人文精神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也就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灵魂所在。失去灵魂的肉身仿佛行尸走肉,失去人文精神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无异于教条。补充人文精神,首先要抛弃分数至上的原则,重视学生素养的提升;其次教学内容结合时代发展,贴近生活,允许学生发散性思维,有个性色彩;最后用文化感染学生的热情,调动其思维能力,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双重过硬,成为具有“灵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性人才。

2、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针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点是教师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做好汉语言文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相关工作,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也可以让教师团队之间经常性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第二点是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人师表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既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要将中国语言的精髓传承给学生,让下一代感受到语言的艺术,培养其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使命。

3、对汉语言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更新教学内容能够丰富汉语言知识体系,并且在新的知识面前,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就会得以提高。首先,在进行汉语言教材内容更新时,是要注重汉语言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也就是要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当前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今后进入社会之后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提高的需求。其次,在必要的理论核心基础知识之上,加入更多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等等。比如,重点引导学生对现当代一些名著的研究分析,注重对古典文学的分析。能够提取古典文学当中的一些传统文化,引导当代精神文明建设。

4、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

完善考核体系是新形势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考核体系的创新和改变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所改变。在新形势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考核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能力,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等多个维度的考核,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实践,并且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汉语言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是否能够在一本名著或者是一篇文章中汲取其意境、融入情感,对该幅作品有一个更加生动真实的反映作为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进一步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也体现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价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要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应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于多种创新有效方式的应用,提升汉语言文学学科吸引力的提升,对于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学习时,要能够积极及时的进行反思,内化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促使学生实现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教育发展纵横,2018(7):215.

[2]朱玉萍.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程探索,2018(8):104-105.

[3]关雪平.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探索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4]江艳丽。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