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观念对治疗脊柱截瘫并褥疮的疗效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两种观念对治疗脊柱截瘫并褥疮的疗效对比观察

曾淑瑾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41350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传统观念和新观念对治疗脊柱截瘫并褥疮的疗效。方法将45例脊柱高位截瘫并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观念与新观念治疗组(N分别为24,21),疗程4周。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无显著差异(87.5%,85.7%;X2=0.794,P>0.05),且在平均治愈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15,14±2.65;t=2.461,P>0.05)。结论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的治疗方法对治疗脊柱截瘫并褥疮都能达到较好的疗效,疗效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传统观念,新观念,褥疮,脊柱截瘫,治疗

脊柱截瘫患者病程长、需长期卧床、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一旦发生褥疮很难治愈。目前在褥疮的治疗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褥疮创面干燥、清洁有利于褥疮的愈合;新观念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的合成,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创面的愈合,并由此提出湿润疗法。两者疗效争议较大。我科从2006年7月至2009年7收治脊柱高位截瘫并褥疮患者45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采取两种不同观念的方法治疗褥疮均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人共45例,均为Ⅱ~Ⅳ度褥疮,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23~76岁。随机分为传统观念治疗组与新观念治疗组,其中传统观念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3~74岁,褥疮分布在骨骶尾部16处,髋部7处,其他骨突出部位4处,共27处;新观念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4~76岁,褥疮分布骨骶尾部14处,髋关节部位8处,其他骨突出部位4处,共26处。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褥疮分度及面积的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局部治疗

用药前首先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用0.8%碘酊消毒周围皮肤;Ⅲ期褥疮要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净表面分泌物,再行周围消毒;Ⅳ期褥疮用3%过氧化氢清洁伤口,剪去坏死组织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周围消毒。传统观念治疗组保持创面干爽清洁,将局部暴露用红外线灯照射,然后在创面处覆盖适当大小的薄层消毒纱布,并将由胰岛素、维生素B、庆大霉素混合的药液滴在纱布上,以不溢出为度,每日2次。新观念组在创面处覆盖适当大小的薄层消毒纱布,再将北京烧伤灼伤研究所生产的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创面,厚度约0.12~0.3cm,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每天换药1次。

1.2.2全身治疗

充分估计病人营养状况,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补给。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膳食,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基础护理。

1.2.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显效:创面缩小,无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好转: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无缩小或扩大。

1.2.4统计方法

将原始资料输入spss12.0统计软件系统,治愈时间属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治愈率属于计数资料,用ⅹ2检验做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愈率比较

传统观念治疗组24例,治愈21例。其中第2周愈合10例,第3周愈合8例,第4周愈合3例;治愈率87.5%。新观念组21例,治愈18例。其中第2周愈合9例,第3周愈合8例,第4周愈合1例;治愈率85.7%。两组换药时均可见肉芽组织明显向创面中心生长,鲜红呈细颗粒状,有光泽,触之易出血。上皮覆盖迅速,皮岛向中心部位生长,换药时,本药膏与新生上皮无粘连性损伤。传统观念组与新观念组的治愈率经ⅹ2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褥疮是由于受压组织长期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发硬变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1]。当受压组织压力解除、恢复血液循环后,局部静脉充血,合成ATP的腺苷被冲走,线粒体损伤,氧自由基形成增多。当组织持续充血时,因缺氧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大量渗出,组织、细胞含水量增多,引起受压组织再灌注损伤,局部组织变性、坏死,产生褥疮[2]。全身营养障碍,能量摄入不足,负氮平衡,蛋白质合成减少是诱发褥疮发生的因素[3]。而全身脱水、呕吐,脱水剂致全身脱水皮肤干燥,抵抗力差,易发生褥疮[4]。当皮肤组织破溃后,继发细菌感染在褥疮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5]。

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有运动、感觉传导障碍,其肌张力降低,因神经营养功能失调致组织抵抗能力降低。但其软组织承受的压力超过正常承受能力(8.0kPa~9.3kPa)[1],局部可达到13.3kPa~16.0kPa(坐骨粗隆部)。而当皮肤组织承受压力在9.33kPa下持续2h就可发生不可逆损害,故通常脊髓损伤后有51.2%的病人于伤后6h发生褥疮[6]。

传统观念与新观念在治疗上目前尚存在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封闭式外敷的创面不易干燥,利于细菌繁殖。而保持创面干燥,可以减轻或防止局部感染,更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另外,红外线照射对机体有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渗出的作用,使创面由内向外较快愈合[7];但新观念认为:湿润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使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一倍。其优点有:调节创面的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刺激细胞繁殖;有利于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的溶解;保持创面的恒温,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阻止结痂形成[8]

本实验中传统观念组与新观念组在药物使用上各有优势:胰岛素具有增进骨骼肌对糖的利用,降低蛋白酶活性,促进糖原合成,使蛋白、脂肪合成增加的作用[9]。维生素B12具有参与核酸、胆碱、蛋氨酸的合成及脂肪与糖的代谢作用;庆大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杀作用。所以胰岛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混合液具有抗炎、促进新陈代谢、修复创面的作用。其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如使用前局部辅以红外线照射效果更佳。而烧伤湿润膏是一种框架软膏剂,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去腐生肌、活血化淤、改善压疮部位血液循环,提高局部血流量,增强局部组织免疫功能,使坏死组织软化、液化,通过主动与被动引流方式排出,从而降低了细菌数量[10],免于因细菌穿透,减轻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应用湿润疗法,具有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特点,将其外敷于创面,可以阻隔伤口与外界相通,促进血管增生,有效防止细菌污染,催化腐败组织而起到清创作用,可用于治疗大面积压疮[11-13]效果显著。

4结论

总之,传统观念与新观念在局部褥疮的处理上有优点也有局限性。两者彼此均不存在着绝对的优势,故治疗时须权衡利弊,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辅以全面、细致、耐心、专业的高质量护理措施,防治结合,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褥疮的发病率,减少褥疮的恶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全宝文.护理知识更新[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9-31.

[2]董亦明,宋一同.软组织损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6.

[3]袁秀玲.急性病体型肥胖者容易发生褥疮[J].中华护理杂志,1989,24(5):287.

[4]王美荣.预防神经外科术中头面部褥疮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88,23(6):365.

[5]冯宝绵.褥疮分泌物细菌培养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0,6(11):22.

[6]张长惠.截瘫病人褥疮好发阶段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89,5(24):287.

[7]付喜凤,利福平.碘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85.

[8]欧阳春丽.湿性愈合治疗褥疮的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3:440.

[9]钟一萍.使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褥疮.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486.

[10]邱萍.压疮的伤口评估及局部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6,20(5C):1317.

[11]魏贤芹,李颜,任光莺.Ⅲ期~Ⅳ期大面积压疮的综合治疗.中国康复杂志,2004,19(1):44.

[12]辛动,王东欣.MEBO纱布与雷夫奴尔联合应用治疗截瘫病人褥疮的体会.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109.

[13]刘恩,陈凡华,郝美华.中西医结合方法与传统方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比较.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