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对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探讨

马天威

马天威(黑龙江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黑龙江大庆163714)

摘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如何巩固成果和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符合基层党组织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先进性教育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阶段与集中教育活动,只是立足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是党建工作的常态,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依靠各方面经常性的工作来推进,阶段性活动的成果只有转化为经常性工作的规范才能体现其价值和意义。在这里,笔者围绕党员“先进性弱化”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符合基层党组织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关键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先进性教育;管理机制

1党员先进性弱化的原因分析

十六大报告在党的建设论述中着重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笔者针对党员先进性弱化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党员教育管理的角度进行了认真分析:一是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调动和发挥党员积极性缺乏高度重视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在安排工作上往往习惯于一锅煮,很少向党员压担子、交任务,致使党员无压力、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差;在发挥作用上途径窄、方法少;对基层党小组重视关心不够,一些学习材料没有发放到党小组,致使党小组的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对普通党员(无职党员)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有职党员忙不完,无职党员一身轻”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部分党员思想滑坡,重实惠、轻荣誉,尤其是普通党员认为“事事要带头,带头无报酬”而产生入党吃亏的思想;个别党员利己思想严重,只要组织照顾,在个人愿望没有达到的情况下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少数党员业务水平低,技术素质差,有的甚至不胜任本岗位工作;一部分党员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待遇面前斤斤计较,不愿做实际和细致的工作;有些党员觉得义务多,权力少,好事让得多,实惠得的少,因此出现了“稍好的党员只顾自己干,稍差的党员与群众不易分得辨,有的党员还要往群众后面看”的现象。

2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法,解决党员先进性弱化的尝试

针对党员先进性弱化的种种因素,我们把践行党章与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尝试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激发先进性。一是用新方式丰富党员教育内容改变老面孔,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我们试想,党员如果不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过硬的操作技能,就很难在员工中产生感召力,骨干作用更无从谈起。在内容上要因时、因人而宜;在时间上应变生产经营的淡季为组织活动的旺季;在教育活动方式上应突出形象教育,由会议室向井站现场转变,由听到看的转变,由泛泛式向针对性转变,避免空洞说教。二是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启迪、教育和激励党员内在的积极性。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和先进经验的宣传渗透,可以在党员心中竖起一面面旗帜和一座座丰碑,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召力,作用力,特别使每一位无职党员都能够在其岗、用其权、干其事、尽其责,调动他们立足岗位、干其所长、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三是用关心和解决党员实际困难的热情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把关心和解决困难党员的生活作为党组织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无疑会促进党员对组织的信任。经常研究党员的思想动态、了解党员的疾苦,超前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主动送去组织上的温暖。同时关心他们的进步,向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四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党员作为采油生产经营中的骨干、创效主体,也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依法追求实现个人利益与党员先进性并不矛盾,从某种角度说,有能力获取鼓励的各种利益也是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更不能一味让党员奉献,而应考虑让党员得利,否则党员就没有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当然共产党员是不能以得利为入党动机的,但我们必须重视党员的价值追求。一般来说,党员的价值追求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就是干得好能得到表奖,受到提拔重用;另一方面是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即多劳多得。因此,在对党员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对他们的付出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

3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实践效应

通过改变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党员有了党员样,党风大变样,党员的先进性大大增强。

一是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使党员的教育活动对党员产生吸引力、新鲜感,激发党员的先进性。首先,在党课的形式上求新求变。党支部先后尝试了“影像党课”、“宣讲党课”、“简报党课”等新形式,使党课增添了直观性、趣味性,党员更易理解和吸收。在教育内容上因时因人因事,并做到有选择、有重点。近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党员观看了魏书生、焦裕禄以及反腐倡廉等多部演讲、录像“影像党课”。并利用《简报》自编党课教材,设立了“说说我身边的党员”专栏,选登了党员学习体会、讨论文章,增强了党课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其次,在管理教育上求实求深。近两年来,我们先后通过开展“四小”活动、“党员夺旗,员工摘星”活动,创新了典型选树的机制和载体,使典型选树更加细化,在车间各个岗位上的党员学有方向,做有标准。在站长岗位选树了“管人、管事、管思想”的“全能型”班长郭重阳;在车间干部岗选树了“挑战管理极限”的生产管理组组长刘龙军;在设备技术人员中重点宣传了陆昕“知识溶设备,青春释装置”,解决尖端检修矛盾、促进设备长周期运行的典型事迹等等。全车间党员都能自觉地向先进党员看齐,向岗位明星学习,在车间培养了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做典型的好风气。再次,在工作生活上求真求心。以人为本,注重感情投入,通过经常性的调查慰问活动了解党员的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几年来,党支部始终坚持对党员家庭有困难、党员本人有疾病、党员家中有婚丧“必访必问”。ABS班组共产党员、班长郭重阳,身患多种疾病,家属无工作,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党支部支逢年过节都要带上慰问品、补助金登门慰问。组织的关怀温暖了他的心,使他干起工作来总有使不完的劲,连续三年被评为分厂劳动模范。

二是创新方法,实施“责任区”、“示范岗”项目管理,给党员立项目、划责任、定目标,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几年来,我们车间支部都要把每年生产检修管理的难点,降本增效的重点交给党员,“共产党员责任区”和“共产党员示范岗”立项年年有击破,个个创效益。特别是在大型设备检修以及精细管理上,党员针对规程管理、精细管理、标准管理、动态检测、规格化管理五个主要环节,归纳总结出了“五段二十条”管理法和“检修现场管理八法”,为指导全车间检修管理上水平,提供了现场管理经验和技术规范。今年我们又把检修规范治理和新系统运行作为共产党员立项,以实现检修精细开发。党员们由衷地感到:只有在精细检修中发挥作用、创造效益才算是合格党员!才不愧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而在党员中形成了比自律、比实绩、比榜样的良好氛围。

三是创新机制,设立党员奖励基金,对优秀党员给予重用、重奖,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每年从奖金中拿出部分作为党员活动奖励基金,对于获得模范的党员每人给予奖励,从而体现了对党员作用、奉献精神、所创效益的承认。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他们外出调研和评先选优。同时,对把素质好、能力强、威信高的优秀党员推荐到的重要岗位上。真正做到了该奖就奖,奖得让人口服心服,从而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四是创新载体,开展党员“四小”、“夺旗摘星”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激励党员的先进性。随着装置检修管理和经营机制转换力度不断加大,新情况、新问题会层出不穷,调动激发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永远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和载体,使党内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永葆党员的先进性,继而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