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祝远丛

中原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油气开发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

摘要:当地层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易引起长停、废弃井出现井喷事故,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个别井点上出现了油层水不同层位的互窜,引发了以优势通道渗漏污染为主要方式的地下水源污染。未解决此类问题,本文提出创建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以细化梳理出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管理漏洞进行完善、规范,以提高长停、废弃井治理质量和效率,实现保护油区自然环境的目标。

关键词:长停井废弃井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管理体系

一、创建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创建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是保护油区自然环境的需要。

一方面油田经过长期的开发及注采调整,造成油气水在地层中重新分布,当地层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易引起长停、废弃井出现井喷事故,造成大面积污染,严重破坏油区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个别井点上出现了油层水不同层位的互窜,引发了以优势通道渗漏污染为主要方式的地下水源污染。

目前,虽然也有长停、废弃井治理的内容和零散的制度,但存在制度不规范,执行难度大、缺乏系统井控管理理念等问题。

1.2创建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是油田日常安全生产的需要。

长停、废弃井因井筒内有剩余油气,控制不当可产生具有易燃、易爆的局部环境,引发井涌、井喷、着火、爆炸等恶性事故,是油田日常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工作中的巨大潜在威胁。长停、废弃井一旦发生井喷失控事件,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恶性事故,不但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且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二、主要理论依据

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是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遵循系统化、标准化、协同化、精细化的理念,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系统性创新,力争实在、实际、实用、实效而形成的以提高井控管理水平和油井利用率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2.1系统工程理论

利用系统工程理论,把油田长停、废弃井系统作为对象,从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考察、分析、研究各个组成部分,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找系统的最佳方案,使系统总体效果达到最佳。以全面消除安全、环保隐患,提升油田油井利用率为核心的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长停、废弃井总体管理体系和不同类别的分类系统,使长停、废弃井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实现纵向(上下层次)与横向(工作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

2.2责权利对称性理论

利用责权利对称性理论,对在长停、废弃井整个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的时候,要追求责任、权力和利益这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使它们之间具有对称性。在构建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厂以责任为中心来设计长停、废弃井管理岗位的权力和利益,细分管理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责、权、利对称统一的管理体系。

2.3杜邦安全管理理论

构建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我厂借鉴、应用了以“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为核心的杜邦安全管理理论,重点强化了全厂员工的井控预防意识、管理层对各自的井控安全直接负责的责任意识、所有隐患是可以控制的的隐患意识、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井控培训的培训意识、各级主管必须进行井控安全检查的检查意识、发现井控隐患必须及时消除的工作意识、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的参与意识等七大意识,从而实现了长停、废弃井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主要做法

创建并运行“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1、组建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范围。为把长停、废弃井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体系,以保证系统运行灵敏高效。

2、建立工作网络、健全规章制度。长停、废弃井井控管理需要计划、财务、物资、地质、工艺、生产、安全、作业、采油等部门和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其工作过程是一个有机的运行体;要做到有效运行,必须建立起工作网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3、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根据长停、废弃井有无再利用价值及具体井况确定不同的封井工艺。

4、加强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分地面管理、资料管理及放压处理,按“就近、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细化管理,对长停井、废弃井进行定期普查、落实现状,完善单井管理档案。

5、建立并运行长停、废弃井压力三级巡检制。一级是计量站值班人员每班要对所辖长停井巡检一遍、及时录取压力并填写长停、废弃井日常巡检报表,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二级是油藏经营管理区工程组每周对全区的长停、废弃井巡查一遍,发现井口压力超过5MPa,立即组织放压;三级是厂长停、废弃井管理小组每月对油藏经营管理区的长停、废弃井压力进行抽查。

6、实行“红、黄、蓝”分类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根据普查情况及对多年来管理工作的总结,把所有长停井、废弃井按照危险程度分为“红色”、“黄色”、“蓝色”三色进行日常管理。红色代表的是长停、废弃井在注水区域内,井下无封堵,井口有溢流,周围居民较集中,危险程度高。黄色代表的是长停、废弃井在注水区域内,井下已封堵、井口无溢流,周围有居民,但有一定可能出现危险性。蓝色代表的是长停、废弃井在边缘,不在注水区域内及中途钻进报废的探井,或已经过治理,井喷、井涌已无可能,危险性已几乎没有。

7、定期考核、及时兑现。为了使长停井井控工作做到扎实有效,坚持以制度管理、用制度考核的办法对长停、废弃井进行管理,坚持按照考核管理规定定期对全厂长停井、废弃井治理工作进行通报考核。

四、总结

通过油田废弃井、长停井管理体系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现了油田长停、废弃井管理可控化通过该体系的运行和具体措施的实施,使我厂569口长停、废弃井得到有效治理,其井下或地面达到了井控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完全可控,有效杜绝井喷事故的发生,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减少了地面污染赔偿,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