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临床研究

黄应春

黄应春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内科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RPLS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采用影像学方法、脑电图检查进行病情诊断,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出现头痛6例,视力障碍4例,意识模糊3例,答应迟钝4例,癫痫发作2例,偏瘫1例,注意力下降9例;15例患者病变主要发生于后部脑白质13例,侧脑室旁1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1例;1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RPLS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可以恢复到发病之前的水平。

关键词:临床表现;影像学;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即RPL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等症状,临床上较少见。如进行及时的治疗其临床症状能有效改善,预后良好。但是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无效,那么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例RPL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RPLS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为43.8岁;病程最长71d,病程最短22d,平均病程29.7d;基础病变有:恶性高血压6例,肾病综合症3例,肺部感染合并高血压3例,肺癌术后化疗治疗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1.2临床表现15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为急性起病,8例患者为亚急性起病。出现头痛6例,视力障碍4例,意识模糊3例,答应迟钝4例,癫痫发作2例,偏瘫1例,注意力下降9例。

1.3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T1信号出现等信号或者是低信号改变,T2出现高信号改变,FLAIR出现高信号改变[3]。15例患者病变主要发生于后部脑白质13例,侧脑室旁1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1例;脑电图:15例患者均出现脑电图异常,但无特异性。其中12例患者脑电图表现为轻度异常,后头部的α波段的频率变慢。

1.4治疗方法入院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治疗。高血压患者入院后给予硝普钠静脉注射控制血压,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有脑水肿的患者给予降颅压治疗,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药物控制感染,癫痫患者进行积极的抗癫痫治疗,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停止化疗。

2结果

表1患者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经过3个月的治疗,所有RPLS患者无1例死亡,死亡率为0。1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另外治疗后进行影像学调查,15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影像学显示完全正常,占到总数的73.3%,4例患者影像学显示有轻度病灶表现,占到总数的26.78%。详情见表1。

3讨论

RPLS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共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在恶性高血压患者、严重肾病患者、妊娠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中较为常见。医学界认为其发病主要是因为大脑后顶枕部的局部出现脑水肿。虽然RPLS的发病原因多样,但是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是相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而癫痫发作时的持续时间较短,极少数患者有癫痫持续状态。在本文中头痛6例,视力障碍4例,意识模糊3例,癫痫发作2例。但是此病的预后较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会出现明显的好转或者是完全恢复。

在影像学检查主要累及部位是大脑半球枕叶、顶叶、小脑、颞叶皮质下白质、脑干等[4]。FFLAIR序列能显示出最微小的病变部位。在诊断中根据DWI及ADC的测定能够将此病与其他性质的疾病进行鉴别,因为RPLS属于血管源性脑水肿,它在DWI上呈现等信号或低信号,而在ADC上呈现高信号,通过此种方法能够将RPLS血管性水肿与细胞毒性水肿准确辨别。

RPLS发病可能对患者的小脑、脑干、颞叶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其临床症状较为明显,预后较好,但是在临床中的发展也比较快,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等疾病,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5]。所以当患者出现此类临床症状之后需要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由于RPLS发病与患者原发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降血压治疗、肾功能不全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癫痫等。在本次研究中15例RPLS患者经过准确、及时的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0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疗效果非常好。总之,RPLS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可以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娜.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2(17):60-61

[2]刘丽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09-110

[3]马金玉.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06-107

[4]安红伟,卢昌均.4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1):130-131

[5]何妮,冯芹,陈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