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王芳/

王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区位选择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直接投资(FDI)领域研究的重点。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如何找到合适的投资区位亟待探索。本文从区位影响因素、动机目的、发展趋势建议以及产业链角度综述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很大发展,相继出现了许多研究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不长,与国外丰富的理论成果相比,中国学者更多地从经验角度对FDI区位理论进行了深化,从区位因素、投资动机、发展趋势等角度研究了中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本文正是从这些角度综述了国内的一些研究,最后总结给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建议以及强调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价值链角度的研究。

一、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集中在经济规模、人均国民收入、双边贸易量等方面。程惠芳利用引力模型表明,直接投资流量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总和、人均国民收入、双边贸易量正相关,同时证明地理位置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和分布的重要因素。[1]徐雪则证实了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量与直接投资流量、当期出口额成正比,与当期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成反比。另外刘凤根也发现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量与其市场规模、工资水平成反比,与其贸易额度和成人识字率成正比。[2]

区位影响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政治制度。易琳运用引力空间模型,运用中国对世界44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变量中起作用最强的是正式约束的法律制度安排,其次是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安排,最后是经济制度安排。[3]

二、区位选择的动因目的分析

邓宁将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动机分为四类: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全球战略型,开创了早期对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动因分析。董小森认为贸易型海外投资、生产性海外投资和研究型海外投资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4]江心英认为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是和东道国之间进行一场正和博弈,分别通过东道国的ESP范式和投资主体的OIL优势进行分析,从动态关联指出了FDI的区位选择。[5]谢绵陛认为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看应该选择发展中国家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目标,如果是为了寻求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则投资目标区域是欧美发达地区。[6]而在动因分类上,张为付将企业对外投资目的在邓宁四类的基础上分为了五类:市场保护寻求型、低成本寻求型、技术接近和效益寻求型、全球发展战略寻求型、政府优惠政策寻求型。[7]

三、发展趋势建议分析

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优路径,给出了发展趋势建议。江勇和徐海丰分析了投资环境能否发挥中国跨国企业的竟争优势,是否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投资的主要区位和应积极发展对发达国家投资的观点。[8]扬大楷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应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应该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9]张如庆则从国家的角度分析的建议学习型的企业应该选择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为投资对象,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应该选择印度、巴西和阿根廷,战略型的企业应该选择美国、日本、英国为直接投资对象,而资源寻求型可以选择亚洲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10]李宁和中懿辉都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当注重对产业集聚地区的投资,保持成本优势的区位选择,选择强化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区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巩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11,12]

四、价值链角度分析

传统意义上众多文献都是以企业整体或产业的方法来探讨国际投资区域选择的问题。而引入“价值链”这个工具,我们可以不必停留在传统的从企业整体层面来考察企业竞争力的来源,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本质。价值链最早是由美国战略学家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值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进料后勤、生产、销售、发货后勤、售后服务。胡日东考察了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价值链区位选择,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在全球动态竞争环境中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是谋求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与企业竞争优势长期保持的源泉,是对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这才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本质动因和核心目标,而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优势驱动型动因和优势创造型动因只不过是企业谋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个直接动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本质动因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区位选择的价值链理念,就是围绕着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来对区位选择及其布局进行设计的。将企业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区位,赋予不同区位在价值创造中的独特作用,围绕增强竞争力来展开,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的分布上能最大化的符合企业投资“动机”要求,从而使投资区位决策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长期性。”胡日东和衣长军通过分析认为:“只有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利用了各国的区位优势,整条企业的价值链的区位安排才是最优的,从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是最强的。”[13]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区位选择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启示:首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已具备相当实力,在选择对外贸易国时,应该从多重角度考虑;其次,我国企业的FDI区位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等国家和地区应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最后,价值链理念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优化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通过对我过企业区位选择的价值链管理,有利于减少我国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增强区位结构的协调性,使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程惠芳,阮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4).

[2]刘凤根.FDI投资区位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09(7).

[3]易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制度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6.

[4]董小森.中国跨国经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环境分析[J].经济纵横2004(1).

[5]江心英.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J].国际贸易问题,2004(6).

[6]谢绵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1).

[7]李凌,胡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

[8]江勇,徐海丰.选择相对优势区位拓展海外直接投资[J].经济研究参考,2002(10).

[9]扬大楷,应溶.我国企业的FDI的区位选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1).

[10]张如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3).

[11]李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北方经济,2006(4).

[12]中懿辉.我国企业的FDI区位选择探析[J].学者观点,2006(9).

[13]胡日东,衣长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价值链区位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