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4

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宋昔兰

宋昔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四川什邡618400)

【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呼吸道疾病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330-02

儿童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的最常见病。采用雾化吸入药物的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检索和收集国内相关雾化吸入药物方面的大量文献,简述雾化吸入的药物在临床应用。

概述:

1雾化吸入的优点

1.1使药物呈微粒状,更易扩散至呼吸道深部;

1.2是药物经气道直接进入呼吸道病灶区,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避免了首过代谢,缩短起效时间,且吸入治疗的药物剂量小,进入血循环到达全身的药物极少,避免对非病变器官的影响,减轻肝肾负担,不良反应小。

1.3可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解除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1.4操作简便,适用面广,危险性小,无痛。

2雾化吸入的方式

不同的雾化器在使用效果方面亦不相同。雾化工作压力越大越能使雾化药物更深地进入气管,雾化颗粒愈小愈能进人周围组织,流速愈快口咽部沉积愈多,其气道及肺部沉积与机器流速和吸人气流速度有关。雾化吸人可使药物直达病灶,雾滴直径小于2urn时药雾可沉积

于小气道、肺泡囊、肺泡。特别是在气管,支气管,肺门周围吸收药量较多,局部药物浓度高,可用以治疗呼吸道发生的炎症、痉孪和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结构破坏。临床常用各种雾化吸人器特点比较如下:

2.1超声雾化吸入

吸人时间自由设定,出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通过高频振动使液体分为雾滴,密度高而均匀。直径为5-8um,水份较多。因惯性撞击沉积,大部分雾滴易沉积于口腔,咽,喉部。长时间吸人(>20min)会引起气道过度湿化,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在雾化过程中,药物不断排入大气,污染室内小气候。

2.2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氧疗,给药、雾化有机的结合,氧4-6L/min,以氧气为驱动力.利用高速氧流,使药液形成雾状进入呼吸道深部,达到治疗目的.氧气雾化吸入产生的气雾水分低,进入呼吸道的药物成分多附着于呼吸道黏膜发挥作用。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情况。患者在吸入药液同时吸入氧气,呼吸道内含氧量升高,有利于肺泡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患者在超声雾化时可能出现的缺氧症状得到纠正。

2.3压缩雾化吸入器与传统超声雾化相比,药物浓度高产生的雾粒直径<5um,药雾可吸入16-17级细支气管,以重力沉积的形式沉积于呼吸性细支气管,吸入肺泡内的雾量达17%左右,1um左右的雾粒以弥散的方法吸收,增加药物的肺泡沉降率。雾化吸、呼时间自行控制。压缩型雾化最大压力30-45磅/时2.吸入时间10-15min,节约药源且不污染病室小气候。对严重支气管痉挛,呼吸肌无力,胸壁活动受限患者效果好,近年来的临床观察,使用空气压缩泵更容易使药液沉积于细支气管和肺泡。

2.4定量雾化剂

初始速度可达到30m/s,一般雾滴平均直径为2.8-4.3um,80%均会直接喷到口腔及咽部粘膜上,在气道狭窄的时候吸人效果会受到影响,难以进入小气道,气雾剂有8%-9%到达肺部,如合理使用可有13%的雾滴进人气管、支气管。定量气雾剂随身携带方便,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控制发作。

3常用的雾化吸入的药物及作用

3.1激素:作用:抗炎、抗水肿、治疗变态反应。常用的有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目前唯一局部用的糖皮质激素。它具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可使微小血管收缩,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和降低各种过敏介质的活动,增强气道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哮喘的支气管反应性,其非特异性抗炎及抑制变态反应的强度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氢化可的松的600倍,丙酸倍氯米松的2倍,小剂量即可达到显著疗效[1]。

地塞米松注射液:改善局部充血、水肿,并减轻局部炎症,抗炎作用。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活作用。α受体兴奋作用使黏膜血管收缩,喉部黏膜水肿减轻而改善气道梗阻。肾上腺素同时也作用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在临床上研究表明肾上腺素雾化吸人对严重喉梗阻患儿相对是安全的,可以短时间即可减轻患儿喉梗阻的症状,改善呼吸,为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尤其是我们基层医院无条件气管切开,病情又不允许转院的情况下值得试用。建议使用此方法时要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呼吸困难减轻,三凹症状不明显时即可停用,改用常规治疗。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治疗小儿毛支炎、婴幼儿哮喘有效。

3.2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全乐宁、喘乐宁、万托林等):是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中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蛋白激酶A活化,从而抑制肌浆球蛋白的磷酸化,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达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减轻喘憋。它可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和介质引起的水肿,提高支气管粘膜纤毛的廓清能力,加速痰液清除,减轻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使通气功能恢复[2]。

特布他林:特布他林是一种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通过选择性兴奋β受体扩张支气管并可增加由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的黏液纤毛清洁功能,从而加速黏液分泌物的清除。另外,β2受体在呼吸道中分布由上而下数量越来越多,占呼吸道的90%。特布他林是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药物能以较高浓度达到深部呼吸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几分钟就起效。平喘作用较氨茶碱起效更快、疗效更高[3];同时布地奈德也弥补了β2受体激动剂的不足.能够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两药联合可以从根本上治疗哮喘疾病。

可必特:它是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的复方制剂。异丙托溴胺为抗胆碱能药物,抑制迷走神经的反射,舒张支气管。吸入异丙托溴胺为非脂溶性只在肺部扩张气道而不作用于全身。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两者单独使用都能达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两者合用疗效相加,作用时间延长且无不良反应。

3.3M受体阻断剂:

溴化异丙托品(爱全乐):对气道平滑肌的M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它可增加细胞内cAMP-cGMP比值,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并使气道内分泌物减少,还可通过阻断M受体,减少乙酰胆碱释放,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它通过抑制肺内活性物质的释放(如5-羟色胺),减轻支气管炎症。

3.4化痰类药物

氨溴索:它为溴己新的第8代谢产物,其祛痰作用比溴己新强,不良反应比溴己新少。它能降低痰液及纤毛的粘着力,使痰中粘多糖纤维分化裂解,稀化痰液,并能抑制支气管粘膜酸性蛋白的合成而降低痰粘度,促进痰液排出,增强呼吸道自净作用。小剂量氨溴索可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纤毛运动,改变分泌物浆液/粘液比值,促进痰液排出。另外,它还协助抗生素作用,以增强抗感染能力,缩短抗生素疗程[4]。

溴己新液:溴己新又名必嗽平,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使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能迅速改善因粘液痰广泛阻塞支气管引起的气急症状。而雾化给药,既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又克服了全身用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雾化吸人溴己新不失为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糜蛋白酶:可消化脓液、积血、坏死组织,起局部净化、消炎、消肿作用。

3.5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注射液: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研究显示以雾化吸入利巴韦林为给药途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优于一般常用的静脉滴注途径给药,其机制:利巴韦林经雾化吸入后能直接进入上呼吸道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抗病毒,局部药物浓度也较高,且药物吸入后由支气管直达肺泡,通过肺泡扩散及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而较快地吸收入血液到达靶细胞。利巴韦林经静脉滴注途径给药,需要经过血液循环及肝脏代谢,到达靶细胞较慢且浓度也较低[5]。

干扰素:它能诱导靶器官的细胞转录出翻译抑制蛋白(TIP)mRNA蛋白,指导合成TIP,TIP与核蛋白体结合使病毒的mRNA与宿主细胞核蛋白体的结合受到抑制,因而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复制病毒所需要的酶合成,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干扰素还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用免疫增强剂改善免疫功能已成为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聚肌胞: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导剂,且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3.6抗生素:

庆大霉素注射液:抗炎作用,可以快速地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等细菌进行灭活。

3.7利尿剂

速尿:吸入速尿能间接激发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吸入速尿防治哮喘的可能机制是:可抑制氯化钠中Cl进入气管上皮基底膜的主动转运,减少细胞内Na+、Ca2+浓度,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可抑制因运动或抗原吸入后气道内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可减少感染所致神经末梢传入来自气道腔内的冲动;可使气道上皮释放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的前列腺素;可使气道上皮细胞内的水转移至支气管内,从而能解除粘膜水肿,稀释痰液,改善通气[6]。

3.8中药类

如炎琥宁、细辛脑、鱼腥草、痰热清、等。

3.9其他

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阻滞剂,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在临床上西咪替丁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它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具有显著疗效。其机制:能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抑制由免疫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能拮抗支气管、血管H2受体,减轻粘膜下炎症、渗出,减少炎性物质的刺激,降低气道腺体分泌,保持毛细气道通畅的作用;可竞争性阻断双氢睾丸酮受体,使双氢睾丸酮血浓度增加,反馈抑制其合成,从而抑制前列腺素释放,减少发热反应的中枢介质,间接促进退热;还可能有直接抗病毒或抑制其复制的作用[7]。

利多卡因:它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之一,无需皮试,粘膜穿透性强。雾化吸入后可麻醉呼吸道粘膜,阻滞迷走神经反射,切断咳嗽反射弧而达到止咳效果。利多卡因以气雾形式直接到达呼吸道粘膜,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使气道扩张,粘膜水肿减轻、减少分泌物并使分泌物稀释易排出[8]。利多卡因能显著抑制IL-5等细胞因子诱导的嗜酸粒细胞存活,从而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利多卡因吸入后在咽、喉和气管粘膜表面产生麻醉作用,咽喉部会有麻木感产生,因此治疗前后应禁饮、禁食半小时以上,以免发生误吸。

肝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抗过敏、抗凝、抗渗出和调节免疫等作用[9]。其作用机制:抑制变态反应介质产生及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5-羟色胺等有害物质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改善平滑肌的痉挛状态,从而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的喘息、气急症状和体征。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始终存在肺微循环障碍,肝素有持久的抗凝作用,能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血栓形成,解除肺微循环障碍,改善肺气体交换和外周循环,以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肝素可激活肺泡壁上的粘蛋白酶,使痰液溶解,易于咳出,从而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它还可激发和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抑制补体系统和细胞的趋化性,中和致炎因子,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强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利于迅速消除肺部炎症。它可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低肺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荷,纠正心力衰竭。肝素雾化吸入时,绝大多数储存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吸收入血循环的量不多,避免了肝素的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出血的毒副作用。

浓氯化钠:采用3%氯化钠为基质液雾化吸入收到良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吸人高渗液体可明显增加痰量并改善了痰液引流特性,而并未见明显的气道刺激性的增强;另外高渗液体可使充血水肿气道壁之水分子向腔内转移,一方面稀释了腔内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另一方面对水肿的气道壁也起到一定的收敛作用[10]。

阿托品:属抗胆碱类药,具有调节cAMP与cGMP的相对平衡,有利于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呼吸道粘膜腺体分泌物,改善肺部微循环等作用从而改善喘憋症状。

山莨菪碱:应用山莨菪碱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改善微循环,稳定溶酶体膜,抗氧自由基,解除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抗感染,减轻炎性损伤,起到有效防止肺损伤的作用[11]。

维生素C:可促进抗体生成,增强免疫功能,并可抑制RNA和DNA噬菌体病毒的复制和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氧化氮供体,最近国内的一项研究发现吸入硝酸甘油可使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升高而发挥扩张肺血管、降低肺血管的肌化程度及缓解肺高血流致肺血管重建的作用。它解除了肺血管痉挛、明显改善氧合而避免或减轻心力衰竭。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创,毒副作用少,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合并肺炎、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及顽固性心衰治疗的一种新途径[12]。

硫酸镁:雾化吸入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高的显效率,在缓解咳嗽、喘憋症状及清除肺部哮鸣音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镁离子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扩张作用与它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相似。另一方面,硫酸镁通过增加β受体的结合力和上调β受体激动剂的数目而增加药物的支气管扩张效应。已证实小儿、成人低镁饮食是影响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和喘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摄入富含镁的饮食可改善肺功能,使发生喘息的危险性明显减少。给予外源性镁对一些重症疾病的恢复是有益处的。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婴幼儿疾病,因用药滴速难以掌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吸入硫酸镁对患儿心率、呼吸、血压均无影响。吸入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确切快速的疗效,且未见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使用[13]。

4影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的因素

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虽然应用多年,但由于操作不当或工作大意,常常不能使这一治疗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其影响因素有:

4.1体位选择:一般采用坐位或侧卧位。但小儿依从性不好,一般采用坐位。通畅仰卧位比坐位潮气量低,小儿横膈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不会做深呼吸,使肺活量降低,所以采用仰卧位雾化吸入,短时间即会出现呼吸困难和烦躁。

4.2配制液选择:用0.9%生理盐水吸入后,患儿的表情痛苦,味道咸涩,拒绝吸入;适用灭菌蒸馏水吸入后,患儿表情自然,口感好,容易接受。

4.3雾化吸入的调节:超声雾化吸入时需从小雾化量开始,待小儿适应后逐渐增加雾化量,患儿适应性好。如果雾化量直接调节至最大,大量雾化气体急剧进入气管,幼儿的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可能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喘憋、呼吸困难,且雾化量大,小儿有恐惧心理,不易接受。

4.4间隔时间的掌握:雾化吸入应适时适度。雾化吸入治疗需具有连续性,需要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吸入时间间隔过短,引起气道过度湿化,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等现象。如吸入时间间隔较长,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应根据患儿病情、痰液的性状掌握吸入间隔的时间,便于观察患儿有何不适,避免出现呼吸急促、烦躁等症状。

4.5雾化后的处理:雾化后给予协助拍背。雾化吸入后痰液被稀释,通过外力的作用使粘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容易排出。雾化吸入完毕后可温水漱口,温水擦拭面部,以防止雾化液对皮肤的损伤。

4.6吸入方式的选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更有优势。

4.7雾化液温度的选择:冷空气急剧进入气管可使支气管痉挛,引起刺激性咳嗽,患儿不易接受。可采用37℃左右的雾化液雾化效果较好。

5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肺内毛细血管丰富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愈来愈多的学者研究运用药物雾化吸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减少因全身用药所引的的毒副作用,充分发挥药物在肺局部的高浓度作用,同时可根据病灶部位选择不同的雾化吸人方法。随着药物的临床实验研究的开展,雾化吸人必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华,殷凯生,董竞成.哮喘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7.

[2]周桃梅,肖静,罗丹.万托林加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24):2303-2304.

[3]杨茂董.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小儿哮喘35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41—44.

[4]朱科明,邓小明.沐舒坦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上海医学,2000,23(10):637-639.

[5]燕书琴.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6):923.

[6]张逢博,宋朝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3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2):134.

[7]汤光.现代药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508.

[8]孙静.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24(2):232.

[9]胡皓夫.小剂量肝素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304.

[10]周向东,邬海桥,李升锦.雾化吸人液渗透压对痰液外排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2004,3:105-106.

[11]王泽彬.雾化吸入山莨菪碱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6,27(7):757.

[12]范瑾,杜军保,何晓菊,等.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389-391.

[13]杨君,向东劲,姜毅.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疗效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8,1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