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及其与胃肠疾病相关性探讨黄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及其与胃肠疾病相关性探讨黄鹰

黄鹰

(成都城北医院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消化内科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以及跟其它胃肠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本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18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就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以及胃肠疾病的感染因素进行了探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有89例患者检查为阳性,阳性率达到了49.44%,而年龄、职业、吸烟、饮酒跟胃肠疾病病种均为消化内科出现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以及跟其他胃肠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的模式,其能够给予幽门螺杆菌感染事件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以及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关键词】消化内科;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疾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93-01

幽门螺杆菌中所包含的尿毒酶以及磷脂会对人体的上皮细胞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患者们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问题,也就要求相关的医学人员能够就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防治措施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患者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9例消化内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就其感染现状以及跟其他胃肠疾病的关联性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就本院消化内科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18~76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存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89例。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在结合了《幽门螺杆菌诊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消化内科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以及跟胃肠疾病相关性观察表》的设计,具体诊断内容包含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既往病史等等。(1)检测方法:对于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内科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以及跟胃肠疾病相关性观察表》的填写工作。(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流程主要贯穿了整个设计、实施、数据统计以及分析环节,具体还包含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评价标准等等。并且需要对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进行保障。给予所有就诊者14C-尿素呼气试验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验工作,然后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感染情况均输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借助于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18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共有89例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感染率为49.44%。就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吸烟饮酒均是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在本次研究之中,还发现了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最高。

3.讨论

幽门螺杆菌作为临床上感染率最高的一种病原菌,在不同区域内其发病率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能够直接侵入到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之中,其还会在存在有少量氧气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并会引发一系列的机体非典型炎性反应,具体的菌株数量也跟患者炎性细胞的聚集数量呈现出正相关的联系.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还会促使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来进行具备有分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的合成,再借助于免疫模式实现对菌群的杀灭效果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在这一模式下,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越严重,其对于患者的炎性反应以及上皮组织的损伤也就更为严重,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避免幽门螺杆菌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就要求相关的医学人员能够对现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现状进行积极的分析,并需要在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资料的基础上,就其跟胃肠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幽门螺杆菌防控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降低油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随着人们年级的不断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也就导致了幽门螺杆菌的阳性感染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到了70岁之后,随着老年人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规律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阳性率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此外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其经济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对于相关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也要高于其他人,因此其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此外吸烟以及喝酒等不良行为均可能引起患者出现血管收缩的情况,胃黏膜血供以及细胞修复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也就导致了患者出现胆汁反流以及胃酸大量分泌的情况,在这一环境下会导致胃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缓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会随之增加。

就幽门螺杆菌跟胃肠疾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患者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会导致生长抑素跟胃泌素之间的平衡性被打破,从而使得胃酸大量分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毒素也就会促使患者的胃肠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胃肠炎症的发生。此外在胃肠炎症发生之后,还会导致患者的胃黏膜防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并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在本次研究之中,共有89例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感染率为49.44%。就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吸烟饮酒均是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在本次研究之中,还发现了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最高。综上所述,通过对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以及跟其他胃肠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的模式,其能够给予幽门螺杆菌感染事件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以及控制效果,对于消化内科患者的后续治疗跟预后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参考文献】

[1]甘远,黄方华,王瑞云,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海南医学,2016,21(9):1483-1485.

[2]李萌辉,张弛,梁晓峰,等.11096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J].天津医药,2016,43(1):110-113.

[3]卿莹,吴栋,王敏.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11(3):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