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研究

/ 2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研究

李扬张复训

1.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山东青岛266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91183部队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了同时期我院收治的70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关节受累情况(大关节、小关节)、间质性肺炎、抗CCP抗体、干燥综合症、C反应蛋白(CRP)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老年组患者的PLT(289.56±2.31)×109L、IgA(2.56±0.14)g/L、IgG(11.1±0.57)g/L等指标均低于非老年组(394.21±3.15)×109L、(4.47±0.22)g/L、(15.3±0.64)g/L,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往往是男性多发,而且大关节受累,存在比较明显的肺间质病变,极易诱发干燥综合症,因此临床上在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时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以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侵蚀性。如果未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有可能引发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提高其致残率。临床调查与研究发现,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达到了0.2-0.4%,而且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年龄超过60岁的群体,其发病率可以达到10-30%。同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还有可能危及比较多的关节区,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对分析和探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至关重要,其可以为后续的治疗及康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在65-74岁,平均(67.5±1.3)岁,病程在4-19个月,平均病程(13.1±1.3)个月;同时选择了同时期我院收治的70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在64-76岁,平均(67.2±1.4)岁,病程在4-20个月,平均病程(13.3±1.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临床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

1.3评价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关节受累情况(大关节、小关节)、间质性肺炎、抗CCP抗体、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2)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PL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等指标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对比

调查与统计发现,老年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关节受累情况(大关节、小关节)、间质性肺炎、抗CCP抗体、干燥综合症、C反应蛋白(CRP)等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类风湿因子(RF)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对比[n]

2.2两组患者PLT、IgA、IgG等指标对比

调查与统计发现,老年组患者的PLT、IgA、IgG等指标均低于非老年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是指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一类发病率比较高的系统性疾病,临床诱病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未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实际上,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性激素、遗传等有关,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肿痛、晨僵、畸形、发热等。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患病人数达到了400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升高的趋势。早期如果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关节致残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本次研究资料显示,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如下:(1)男性患病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组的男女患病比例为1:2.33,而非老年组为1:3.375;(2)老年组患者大关节受累较多,常见的有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但是以肩关节、膝关节等为首发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极易与与骨性关节炎出现混淆,而且所出现的大关节肿胀现象不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对以大关节起病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高度的重视;(3)在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的RF差异不明显,但是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中C反应蛋白较非老年组中高,从而反映出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过程中CRP具有比较明显的指示意义。但是有可能因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极易合并为动脉粥样硬化,因此CRP等炎性指标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和内膜厚度的形成有关,因此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过程中,C反应蛋白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临床研究发现,抗CCP抗体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具有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等均要高于RF,从而可以作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标准;(4)本次研究发现,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PLT、IgA、IgG值偏低,主要是因为血小板计数增加与RA活动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血小板计数,此时可以把血小板计数作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和评估的标准之一。实际上,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IgA及IgG偏低可以反映出老年患者的骨质破坏程度比较轻,早期治疗效果较好;(5)通过对关节外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患者肺间质病变相对比较明显,其发生率可以达到19%~44%,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比较多,如果合并肺间质病变将会增加其病死率,因此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6)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极易诱发干燥综合征,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腺体萎缩引起,最常见的是口眼干燥,其同样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为其提供针对性、系统性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后续的治疗及康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润薇,姜津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8(1):64-65.

[2]邵继东,贺玉杰.7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11(4):138-139.

[3]杨荣,武霞,王永福.不同性别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5(9):86-87.

作者简介:1.李扬(1988-),女,山东淄博,研究生,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内科学,风湿病学。

2.张复训(1989.10-),男,山东泰安,本科,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91183部队,常见内科疾病(呼吸道疾病)。